2006年6月20日

女娲本非伏羲妇(Nvwa is not a wife of Fuxi)


女娲本非伏羲妇
Nvwa is not a wife of Fuxi)

黎显慧


女娲、伏羲是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传说女娲抟土造人,化育万物。伏羲始作八卦,以变化天下。有关他们的神话和传说至今仍在各地广泛流传。
在民间信仰中,女娲、伏羲一直是作为始祖来崇拜的。汉族、畲族、瑶族、布依族、仫佬族等民族至今流传着洪水过后伏羲、女娲兄妹结婚再创人类的神话。中国是一个祖先崇拜十分典型的国度,但是,女娲、伏羲这样伟大的人类文明始祖,正史中却无详细记载,实在令人疑惑。
有关女娲造人的神话大体上有两种:一是女娲作为自足的神创造人类。比如《风俗通》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即是把她当作自足的、唯一的始祖来言述的。另一种是女娲和伏羲兄妹结婚,繁衍人类。郑樵《通志·三皇纪》引《春秋世谱》:“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故世言女娲伏羲之妹。”罗泌《路史·后纪二》引《风俗通》:女娲为伏羲之妹。唐代诗人卢仝《与马异结交诗》:“女娲本是伏羲妇”,注:一作女娲伏羲妹。[1]
是女娲一神创生人类,还是女娲、伏羲共造人类?用生命进化科学来谈这个问题的真伪是便当的,但那是同神话学开玩笑。神话总是各自时代的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无真伪之分。所以用不着何者可信,何者不可信。但是为了完成本文的讨论,分辨女娲、伏羲神话中哪些是原生的,哪些是再生的,却不是多余的。
《潜夫论·五德志》: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伏羲、神农为二皇;其一者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娲。其是与非,未可知也。《风俗通·皇霸·三皇》引《春秋运斗枢》说: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帝王世纪》记载,庖牺(伏羲)在位一百一十年,女娲承庖牺制度。“三皇”之说起于战国,说法不一,且多附会之谈,带有明显的神话人物历史化的色彩。美国学者博德指出:他们(中国人)潜心于在古老传说的那些朦胧不清的人物形象中,为其氏族寻觅令人信服的谱系。较之文字典籍的发展,这一过程肇始极早,以致大部分记载于这些典籍中的神话都不可能保持其原始形态。看来,这种情况在几个主要的古老文明国家几乎是绝无仅有。[2]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母系社会有长达数万年的历史,父系社会仅仅只有几千年。神话起源于母系社会,因而原生的神话往往带有浓厚的母性崇拜色彩。袁珂认为,根据我国古代神话发展的情况看,最早的开辟神,应该是一位女性才对。[3]朱狄说,在中国神话中,女娲、伏羲这些创世英雄都是“一”;“二”是后人添加上去的。[4]徐旭生说像创造人类这样重要的事业却完全出于女娲,与伏羲无干。这一切全可以使我们推测这个传说起源很早,发生于母系制度时代。等到以后父系代替母系,伏羲的人格才渐渐重要起来,最后他几乎遮掩了女娲。[5]过伟也指出,在原生的创世神话中,处于至高无上地位的是无配偶神的创世女神。壮族创世神话,由只有创世女神,到女神、男神并存,再到只有男神,反映了从母权制到父权制的变迁。[6]世界神话史上有大量的材料可以证明:原生创世神话中,创世神都是女性。始祖神为女性具有普遍的意义,正如美国学者阿瑟·科尔曼所指出:尽管在多数文化中,天父居于明显的统治地位,但神话学表明,在家庭和社区内,男性并非总是居于优势地位。初期的神祇似乎都是生育女神。神话学还表明,早期的社会都是女性家长统治的社会。[7]由原生神话产生的社会背景来分析,伏羲和女娲婚配的神话并非原生神话。
尽管一些说法中,以女神面目出现的女娲已被男神所代替,但有的文献仍将女娲列为三皇之一,位于男性神伏羲之后,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现象。
早在七十年代钟敬文就指出:原始的伏羲女娲神话是各属于不同部落的,他们代表着不同的社会文化阶段。此说实有见地。苏联学者李福清、日本学者谷野典也有类似见解。李福清认为:伏羲和女娲婚配的神话并非从来就有,而是产生得比较晚,大概已经是在有史时期才产生的,这一点也许可用该配偶关系的不稳定性来证明。[8]钟敬文认为: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明确地说明伏羲和女娲两位神话人物的夫妇关系的时间并不很早。他说,在武梁祠石刻的交尾像之一,虽像旁标有“伏羲”的字样,但另一旁却并无“女娲”的字样。唐代李冗所记的关于兄妹卜婚的故事,就只称“女娲”兄妹,并没有指明那位兄长就是赫赫大名的伏羲。这种口承说法在现代汉族及少数民族造人类的神话和传说中是很常见的。结婚的兄妹,有的单称伏羲,有的只举女娲,有的连人名都不举,只泛称兄妹二人。这种现象是值得认真思索的。[9]过伟说,壮族神话伏羲为 洛甲的第四代,兄妹结婚,但未说其妹为何人。[10]蓝鸿恩说,壮族神话关于伏羲兄妹的名字,一般都只有男的名,没有女的名。[11]张振犁说:(女娲)在思都岗抟土造人的早期作品,与伏羲神话尚未融合。后期的作品才与伏羲结为兄妹婚姻,共同捏泥人,延续人类。[12]
郭沫若说:女娲曾为至上神的天帝,这是母系社会的反映。后来成为伏羲与女娲……天帝化为夫妇,这是把民间传说同儒家思想杂糅起来了的结果。儒家思想重男轻女,如《周易·系辞传》、《荀子·成相篇》都只提伏羲而不提女娲。南方古代文物,保留着民间传说的成分较多,如《楚辞·天问》与马王堆西汉帛画,便只提女娲而不提伏羲。后来伏羲与女娲并提,是对于儒家思想让了半步。更后全步退让,女娲作为天帝的存在便完全渺茫了。[13]
杨利慧搜集的资料说:四川简阳鬼头山东汉岩墓石棺3号人首蛇身像旁刻有“伏希”、“女娃”。[14]伏羲和女娲夫妇关系的说法应该始见于东汉。《淮南子·览冥训》记载了女娲补天的神话。其作者刘安是西汉人,他未在作品中谈及女娲与伏羲的婚配关系。东汉人高诱在《淮南子》注中说:女娲,阴帝,佐伏羲治者也。仍未谈及女娲与伏羲的婚配关系。晋人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在谈论伏羲和女娲时也没有未谈及二者的婚配关系。据孟庆利考证,唐代晚期,女娲与伏羲成婚的说法仍在形成过程之中。直到晚唐,才被捏合成夫妇。[15]
传世的文献中最早记述女娲的是屈原的《天问》。“登立为帝,孰道尚之?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据闻一多解,女娲登璜台而立为帝,其台高如此,女娲何由上之也。万民之身,女娲所作,女娲之身,复谁所作邪?[16]
屈原笔下的女娲是没有配偶男神的。女娲是始祖神,那么,伏羲是谁?他仅仅是后人根据男女化生的知识和男权社会的意识形态杜撰出来的吗?仅仅是后人根据社会制度关系生造出来的吗?附会通常不过是对既有资料的主观性诠释。
伏羲其来有自。据《帝王世纪》载:“庖牺氏,风姓也……女娲氏亦风姓也”,此说似乎荒诞。但《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这表明历史上确曾有过以风为姓。姆六甲是壮族神话中的创世神,受风而孕,从腋下生子。蓝鸿恩说:看来中国古籍说伏羲是风姓,也还是有根据的,因为伏羲是姆六甲的第四代子孙。[17]姓氏是祖先崇拜的产物,同姓即同祖。言伏羲、女娲皆风姓,意味着其同源、同祖或同根。
伏羲、女娲以“风”为姓向我们透露了十分重要的消息:这两个人格化神的秘密在“风”。伏羲、女娲姓“风”,也就是生于风,以风为祖。
《说文》:“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镜花缘》第六十七回,功媲风娲之炼石。武文说:女娲生于风谷,长于风台,葬于风茔。甲骨文中,“风,同凤”。今秦安陇城乡民称娲皇洞所在地为凤村,想来其中必有缘故。[18]《河南通志》记载:河南新郑有个地名叫风后岭,据说女娲死后埋在这里,风后即女娲。这些资料反映出女娲的风神属性。
在甲骨文中“女”与“母”是同源字,在大多数情况下通用无别[19]。一些少数民族语言中至今仍有女、母不分的现象。据考证,双唇音m是从重唇音声母b中分化来的,其产生较晚,语言资料中留有这一痕迹。《史记·大宛列传》中记有苜宿,苜宿一词源自西域,大宛语为buxsux,而汉语译音将声母b译成了m,[20]这表明在汉代b、m不分。类似现象在汉语外来语中还有不少。厦门方言中声母m很少见,汉语中声母为m的字在厦门方言中多读b。从读音的演变可以推测“母”与“女”的古音应读bu。字的释读为认识女娲、伏羲的原始形象提供了重要资料。甲骨文南方之神 可视为合文,上面的“八”与“风”之古音bu相近,下面的“ ”则分别读亦、夾(ga)、 (san),连起来则为bu-yi、bu-ga、bu-san。

娲,从女,呙声,呙,古瓦切。“娲”与“夾”在现今的一些方言中仍然读音相同,而夾音为古狎切[21],二者读音相近,女娲的读音可作bu-ga。
壮族神话中的 (姆)洛甲为表音文字,南方苗瑶语族以及壮侗语族的方言呼“母”为 (姆)或 (姆)洛, (姆)洛甲即“母甲”,“甲”音夾,“母甲”读音与bu-ga近。
女娲与“”、(姆)洛甲的含义以及读音相合,表明三者同源。
下面再从伏羲的名字找线索。伏羲之名写法很多,《诗》为伏羲,《三坟》、《河图》为伏牺,《易》、《皇王世纪》为庖牺,《易通卦验》为宓牺,《庄子》为伏戏,还有炮牺、密牺、宓戏等,这些名字多为单纯的记音符号,不过伏羲之名似乎有点讲究。先看“伏”,从《周易·杂卦传》:“巽,伏也”,《周易·说卦传》:“巽为风”,可知“伏”即“风”。明代人来知德说:“风之吹物无处不入,无物不鼓动。诏令之入人,亦如风之动物也”[22]甲骨文中的“伏”字书作俯身之人,正如所解。上古没有轻唇音,“伏”的古音应为bu,与风之古音同。
《三坟》说,“伏牺氏因风而生,故风姓。”根据伏为风,也可将伏羲之“伏”作姓解,那么“羲”则为其名。《说文》:“羲”,气也,从兮,义声。伏羲之“羲”又书作“戏”,周祖谟在《方言校笺·十》中说,楚读“戏”音“义”。那么,“羲”的方言音“义”。伏羲即bu-yi。
蓝鸿恩说:伏羲在有些地方叫“保一”,“保”在壮话里是对老人的尊称,也可以直译做“老公公”。有的本子叫“福依”,看来都是音译。而“保一”和“庖牺”音相近。[23]徐旭生说,西南某些传说谓:这个男子叫做Bu-i,女子叫做Ku-eh。Bu-i就是伏羲的古音,Ku-eh同娲字的古音也相近。Bu的原义为祖先,i是“一”或“第一”的意思。Bu-i就是指最早的祖先。[24]据克拉克调查,雅雀苗的洪水故事说及兄名为“Bu-i”[25]无论从古汉语、古越语、古楚语还是古苗语来看,伏羲与 之古音bu-yi相合。
在语音的流变中,上古音h有的变成 x,《尚书·康诰》:王曰:于戏。段玉裁云:潜夫论作“于戏”,此今文尚书也。凡古文尚书作“乌呼”,凡今文尚书作“于戏”。这就是说,“呼”为“戏”的异读,“伏羲”又可读bu-hu。任继昉认为伏羲的名称是一个连绵词,[26]“伏羲”似由单音词演变而成。在有些方言中伏羲与“呼吸”同音,这恐怕不是偶合。
《庄子·大宗师》: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释文》:袭,入也;气母,元气之母也。陈鼓应译:伏羲氏得到它,用来调和元气。[27]古人气、风不分,“羲”与“伏”一样,其意也为风。
伏羲氏又称太昊。羲、昊同源。《周礼·春官·大宗伯》祀昊天上帝。《广博物志》太昊伏羲氏,按:太昊币文作昊,又作 、奭,并太昊字。[28]奭,《说文》读若郝,也就是说奭、昊同音。甲骨文中有“奭”,对奭的祭祀规格很高,可见奭是一个重要人物。奭与 形近,二者的渊源关系是明显的。
《诗·小雅》:浩浩昊天。《尔雅·释天》:夏为昊天。注:言气皓吁。疏:昊者元气博大之貌。李巡云,夏万物盛壮,其气昊昊,故曰昊天。《广韵·皓韵》:昊,说文作昦。昦的下半部为夰,《说文》:“夰,放也。从大而八分也,同昊。气。”
太昊又作太皞,昊与皞通。《礼记·月令》:其帝大皞,孔颖达疏:元气广大谓之皞。看来伏羲氏也罢,太昊或太皞也罢,含义均为气。
山西省吉县有一座山今人称之为人祖山。此山因世世代代祭祀人祖伏羲而得名。北魏时,郦道元的《水经注》讲:“河水经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由此可知,人祖山至少是在北魏以前被称为“风山”。[29]《拾遗记》载,伏羲和八风以画八卦。武文说:《路史·后纪·太昊伏羲氏》:“伏羲生咸鸟”。咸鸟宿于风穴,正好与风、凤相关。[30]这些为伏羲的风神属性提供了支撑。
上文分别说明了女娲即,伏羲亦即。由此可以推导女娲与伏羲原本为一神。
伏羲与女娲的名字孰先孰后,二者有无衍生关系?按照女娲为女神,伏羲为男神,似乎女娲之名为原生的,伏羲之名为再生。
在壮族神话中,女神为(姆)洛甲,男神为布洛陀。“(姆)”音是从“布”音中分化而来的,也就是说男女二神同为一名,而男神之名的读音要原始一些。这一特点在其他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中也可见到。
伏羲又称“密牺”、“伏希”,“密”的古音为“伏”。“希”与“牺”同音,“密牺”可记为“密希”,“伏希”也可记为“密希”。《太平御览·皇王部》引《皇王世纪》:(庖牺)后世音谬,故或谓之密牺。古越语方言呼母为密,密牺即母希。往古之时,女、母不分,密希也可作女希。
在唐高宗奠献用的《钧天》之舞的乐章中,有“礼尊封禅,乐盛来仪。合位娲后,同称伏羲。”[31]按照现代汉语的用法,同称伏羲,就是都称伏羲。这似乎表明伏羲是一个称号,是祖先神的代名词,并非实指某一具体对象。《帝王世纪》女娲一号女希,似乎也有这个意思。
女娲与伏羲均可号为女希。读音上的联系可以推导女娲、伏羲名异实同。在壮族神话中的 洛甲又称布洛西[32],也可为女娲与伏羲同名之说作支撑。
伏羲、女娲的读音以及他们的神性与南方之神“”相合,伏羲、女娲即。从语言学的角度讲,后者为文字符号,前者是它的一种话语传说。
甲骨文告诉我们,至迟在商代,南方的仍然保持着其原有的形象,而在东方、西方、北方, 却成了一个个令人废解的符号。但这些似乎毫不相干的符号却与南方之神 有着语音、语义上的瓜葛。北方之神叫“伏”,“伏”音bu,即“风”。东方之神叫“析”,《帝王世纪》言伏羲之位在东方,“析”应即“羲”。西方之神叫“彝”,“彝”音yi。这些音均与伏羲之名相近。从文化人类学来分析,伏羲的名字较女娲更原始、更有影响。这或许是女娲仍然保持原貌而伏羲被改变成男神的原因。
综上所述,无论女娲、伏羲“兄妹”说,还是“夫妇”说,都是后人的一种附会。夫妇婚配的故事显然是后起的,它是男权社会的产物。女娲、伏羲,二者同出而异名,它不过是一种象征或隐喻(共源,阴阳化生万物),其哲学、神话学、宗教学、历史学乃至文化学的研究价值是明显的。


[1] 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971页。
[2] 〔美〕D.博德:中国古代神话,〔美〕塞·诺·克雷默著、魏庆征译:世界古代神话,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76页。
[3] 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5页。
[4] 朱狄:原始文化研究,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70页。
[5]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239页。
[6] 过伟:壮、侗、瑶族创世女神之比较研究,刘魁立、马昌仪、程蔷编.神话新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19页。
[7] 〔美〕阿瑟·科尔曼、莉比·科尔曼著,刘文成、王军译:父亲——神话与角色的变换,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
[8] 〔苏〕李福清著,马昌仪编.中国神话故事论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9页。
[9] 钟敬文:中国神话故事论集·序言,同上书。
[10] 过伟:壮、侗、瑶族创世女神之比较研究。刘魁立、马昌仪、程蔷编:神话新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20页。
[11] 蓝鸿恩:广西民间文学散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页。
[12] 张振犁: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58页。
[13] 郭沫若:桃都、女娲、加陵,文物,1973年第1期。
[14] 杨利慧:女娲的神话与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0页。
[15] 孟庆利:汉墓砖画“伏羲、女娲像”考,考古,2000年第4期,第82页。
[16] 闻一多:天问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5页。
[17] 蓝鸿恩:广西民间文学散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4-25页。
[18] 武文:永不板结的黄土地——秦陇文化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9页。
[19] 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5页。
[20] 刘正琰、高名凯、麦永乾、史有为:汉语外来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249页。
[21]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22](明)来知德:易经集注·卷十一,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32页。
[23] 蓝鸿恩:广西民间文学散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页。
[24]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文物出版社, 1985年版,第237-238页。
[25] 转引自闻一多:神话与诗·伏羲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9页。
[26] 任继昉:“伏羲”考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第3期,第29页。
[27]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3页。
[28] (明)董斯张:广博物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83页。
[29] 山西省旅游信息网。http://www.sxta.com.cn/lvwh/lywh33.htm,2002-3-12检索。
[30] 武文:永不板结的黄土地——秦陇文化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9页。
[31] 旧唐书·志第十一·音乐四。
[32] 过伟:壮、侗、瑶族创世女神之比较研究,同上书,第220页。

2006年6月10日

女人与扫帚(Woman and Broom) 10

女人与扫帚(Woman and Broom) 10

黎显慧

十、妇者,巫也
甲骨文的“妇”字通常书为“ ”与“ ”,后者带有“ ”结构。金文的“ ”有异体,如,青铜方罍的铭文作 (图1[1]),青铜瓿的铭文作 (图2[2])。二者将树根分别简化为“⊥”或“∣”,后者还将“ ”简化为“—”。如果将其上端表示风向的部分也简化,便成为“ (巫)”或“ ”。可见,“ ”即“ ”,即“ ”,与“女”的含义相同。
金文的“妇”书为“ ”或“ ”。“ )”高高在上,女子跪于其下,双手作交叉状。描述了女巫以树观风、以树拜风,祈祷风之交合的场景。这一构形表明,“妇”既是变化万物的母神、木神、风神,又是呼风唤雨的巫。

《释名·释天》曰:青徐言“风”,蹙口开唇推气言之,依此言,“风”似读fu,上古无轻唇音声母,“风”的声母应为重唇音,可模拟为bu。丹阳方言中“巫”、“妇”同音。[3]据日人所编的《机上汉和字典》记载,风、妇、巫的汉字方言均为作“フ”。读音的一致也表明“妇”为母,为木,为风,也为巫。
“女”为巫,“妇”亦为巫,但二者有别。上古以未婚、已婚区别之。已嫁曰妇,未字曰女。或者说,在家曰女,适人曰妇。婚嫁习俗起源于父系社会,晚于“妇”、“女”二字的创制,因此,这一解释只适合古代汉语,不适合甲骨文。
古人称风神为巽二。《周易·说卦传》曰:“巽为木,为风,为长女”,又曰:“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以长女配风,隐喻风为“长”。
古代有长女在家为巫的习俗,《汉书·地理志》曰:齐襄公淫乱,姑姊妹不嫁。于是下令国中:民家长女不得嫁,名曰巫儿,为家主祠,嫁者不利其家。民至今以为俗。” 看来,古人将这一习俗的起因归结为,齐襄公与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通奸,为遮丑而下令国中的长女在家为巫。
雍容说:泉州有一风俗,家中长女忌食牛肉,所以大姑姑和我都不吃。我曾经问过大人为什么,他们也不知所以然。以至于我产生了很不好的联想,是否长女曰巫儿为家主祠的远古遗风。[4]
“长女忌食牛肉”应是远古牛崇拜的孑遗,并非上古齐襄公时才有。生活在离泉州不远的台湾南部地区的西拉雅人,以私人家传为主的祖先,通常传给长女,若无法传给长女则长媳继承之。[5]这一习俗恐怕难以与齐襄公扯在一起。长女为巫应源于母系社会的长女承嗣,传女不传男的制度。
可见,“妇”的本意也是未婚,在家。“女”与“妇”虽然均可解释为巫,但前者指的是处女,后者不仅指处女,而且指长女。
在训诂中,人们常常爱将两个或几个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词互训,然而用“服”、“伏”来指谓“妇”,这不是一个修辞学上的技巧问题,而是有其语音学、词源学上相通相连的因缘关系。
钭东星指出:后世训诂家纷纷说:“妇者服也,服事其夫也,其字象女子长跪之形,男尊女卑之意甚明。”其实这是后来君权专制盛行“三纲”才有的曲解与误解,却谬传至今。[6]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妇为木,为风,为长女。巽与妇同义。“巽,伏也。”[7] “巽,顺也。”[8]甲骨文中的“巽”书作“ ”,即两个俯身跪着的人。《殷虚文字简编》:“跪即顺服,巽训伏、服。”由此可见妇、巽皆训为伏、服。伏、服二字通假。[9]
妇、巽皆为风,然而,是令风跪也,伏也,服也;还是风令跪之,伏之,服之?却是必须分辨的。“风者,天之号令,柔顺善入,有命令之象。”[10]风能摧枯拉朽,使万物倒伏。从“风雷激荡”,“风行草偃”,“风卷残云”等词便可看出风非卑弱之物。诗序曰:“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孟子·滕文公下》: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山东之国,从风而服。”[11]可见巽训服、伏应理解为:风的号令使之伏,风的教化使之服。
既然风、妇同位一体,那么“妇,伏也”,“妇,服也”也应理解为妇以伏之,妇以服之。口语化一点,便是妇使伏之或妇使服之。可见,“妇,服也”,是主降伏(服)、教化者也,并无从属男人的含义。“服家事也”、“事人者也”是男权社会性别偏见造成的误解。
“女”和“妇”是近义词,均来源于女神崇拜和巫术崇拜。中国早期神话中的始祖大多冠以“女”字,如华夏先民的始祖女娲、炎帝之母女登、颛顼之母女枢、少昊之母女节、禹之母女嬉或女狄、女志、秦之先祖女修、楚之先祖女隤等等,根据以上对“女”和“妇”词义的分析,这些始祖是女神,也是女巫。《说文》:“姓,人所生也”,中国人非常崇拜祖先,传说神农氏姓姜, 炎帝姓姜,黄帝姓姬,虞舜姓姚,夏禹姓姒,大费姓嬴,这些姓皆由“女”旁构成,表明先民以女为祖,始祖神以男性面貌出现是较晚的文化现象。
女巫是最早的知识分子,是文化的传承者。在希腊,民间故事被称为老太婆的故事,因为民间故事由年老的妇女讲述。佤族传说,女子比男子先懂道理,所以女子教男子做各种事,共领导了三十代,男子后来懂得道理,因此男子接着领导了二十代。[12]达斡尔族传说:古时候,女子掌握家庭权利,她们能做许多工作,如挤奶,采集野果,缝衣,煮饭……男子主要打猎,离开女子过不了,所以那时行女人娶男人。起初,男子还能顺从,后来,吃饱了,穿暖了,他们就呆不惯了。他们仗着胆子大,熟悉山野路,不怕遇虎豹;因而不管暴风雪的天气,也不管大雨滂沱之夜,常常跑回家;有时趁打猎机会就跑了,干脆不回来。日子长了,女人感到娶来的男人实在难以管制。怎么办呢?老人们琢磨出了一个办法,干脆把女子嫁给男人试试。这一试还真灵,女子虽然也不惯,也想跑回娘家,但她们苦于没有战胜猛兽的胆子,又舍不得丢掉霍日格(衣柜)等嫁妆,天长日久,也就养成了在男人家过日子的习惯。从那以后就有了男娶女嫁的规矩。[13]
中国早在周代便从神权社会过渡到宗法社会。主流文化漠视传统的宗教文化,过早地将宗教政治化。王权代替至高无上的神权,由此而来的父权、男权、夫权,使得“妇”、“女”二字的误读顺理成章。
《说文解字》:“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白虎通·嫁娶》“妇者,服也,服于家事,事人者也”。《大戴礼·本命》:“妇人,伏于人也”。《白虎通·三纲六纪》:“妇者,服也,以礼屈服也”。
《易·家人》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广雅·释亲》:“女子谓之妇人”。《博雅》女,如也,言如男子之教。《论语》云: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江户时代日本的《女大学》说:女人属阴性,和夜晚一样黑暗,所以比男人愚笨,遇事都要屈身从夫。《新约全书·哥林多前书》说:凡女人祷告或是讲道,若不蒙着头,就羞辱自己的头,因为这就如同剃了头发一样。……起初,男人不是由女人而出,女人乃是由男人而出。并且男人不是为女人造的;女人乃是为男人造的。因此,女人为天使的缘故,应当在头上有服权柄的记号。(哥林多前書11:5,8-10)
有的宗教甚至剥夺了女性的信仰自由,规定女人不得进寺庙参拜神灵。在中世纪,许多原生宗教的神职人员(主要是女性),被视做撒旦的情人,而遭到逮捕,被活活烧死。
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儒家典籍对“妇”、“女”二字的诠释谱系,是特定时代的“当代史”。
在男权社会,“妇”、“女”二字演变成了残害妇女的工具。直至今天,由之而来的性别歧视仍在毒害社会。
“妇”字的发生与演变记录了中国的性史、文化史的变迁,它是一部特殊的文化史。 由于汉民族较早告别了神话时代,帚作为法器的观念基本消失(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巫师作法时仍在沿用),变成了功能单一化的清洁工具。从这个角度讲,现今的简化汉字仍然是“妇”、“扫”同形,是带有歧视妇女的含义的。因为,从来没有纯形式的文字符号,何况汉字“妇”的构形本身就给人以“妇者,洒扫也”的直观联想。那么剩下的唯一愿望,就是以之提醒文明社会的人们记住“女持帚洒扫”这一女性歧视的历史。
笔者曾以为,“妇”字演变为扫帚,是男权社会对妇女的侮辱,“妇”字与扫帚毫无关系。然而,大量的资料表明,扫帚是神权的标记,象征神力;扫帚又具有魔力,是女巫的重要法器。因此,要认识“妇”字,还必须认识扫帚。
(2006-6-10)

[1] 商代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五号墓的发掘,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2] 同上。[3] 吕叔湘:丹阳方言语音编,语文出版社,1993年版。[4] 雍容,饮流霞,http://www.2100book.com/files/article/fulltext/1/1090.html,2005-12-15检索。[5] 台湾的原住民与平埔族之认识,詹素娟、刘益昌编着:《大台北都会区原住民历史专辑》,转引自屏东县林边乡水利国小网站,http://www.sulps.ptc.edu.tw/new_page_13_3_4.htm,2006-3-21检索。[6] 钭东星(金木生):论语义说,21世纪孔子,http://www.confucius2000.com/confucius/lyysfzzdp6.htm,2005-6-8检索。[7] 周易·杂卦传。[8] 广雅·释诂一。[9]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10] 陈梦雷:周易浅述。[11] 战国策·秦策一。[12] 赵富荣编著:佤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129页。[13] 巴图宝音编著:达斡尔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53页。

女人与扫帚(Woman and Broom) 9

女人与扫帚(Woman and Broom) 9



黎显慧

九、“女”字中的信仰(下)




跪拜(跪坐)是极其古老的宗教礼仪, 以跪拜(跪坐)来表示“ ”(女)字,表明二者有其内在联系。由于甲骨文中表示跪拜或跪坐的构形较常见,其含义各不相同。因此,双手交叉对探求 “女”字之本意是重要的。
双手交叉,其意在“交”。《广雅·释诂二》:交,合也。《吕氏春秋》言:天地之气,合而生风。《淮南子·天文训》云:阴阳和合而万物生。方以智曰:交也者,合二而一也;轮也者,首尾相衔也。[1]
中国有新郎、新娘喝交杯酒的传统婚庆习俗,古时叫做“合卺(jǐn)”,新郎、新娘用一个匏瓜剖成两个瓢喝酒,夫妻手腕相交,其寓意应为阴阳相合。
气的思想以及阴阳之说出现较晚,早期的说法与风有关,汉语中有雌风、雄风之说,可为一证。远古流行风崇拜,观风起初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人们将四方、四隅而来的风称之为八风(文献中的八风,记载不一)。西北风为“不周风”。“周”即“交”,不周风即不交风,言明是风之交。古汉语中,风有“交”之意,成语“风马牛不相及”即马与牛不相交。神话学资料也表明:风生万物的观念甚为古老,甲骨文中的创世神 便是与风交合,而诞生人类。
《说文》:接,交也。“交”有结交、交往之意。也就是说,双手交叉还表示与神交往,呼唤神的降临,接受神之启示与福佑。后世宗教的种种祈祷仪式,不论是双手相合,还是相交,或是既不交也不合(掌心向外或向上,祈求与神相合),或是拱手(合手曰拱,双手叠加、抱拳)、或是作纵横相交的比划等等,形态各异,但是“交”的思想一以贯之。图1[2]是法国巴黎卢浮宫收藏的古埃及哈托尔神与法老塞提一世的彩图,图中法老塞提一世的双手分别与哈托尔神的双手相合、相交。
在汉语中,“交”又为“易”,易即变易,如寒暑易节,星转斗移,日月更替,草木枯荣等等。《易·系辞下》曰:“道有变动,故曰爻。”爻分“阳爻(—)”与 “阴爻(--)”,古人用以记载道之变化。“爻”字的构形为两个“ ╳”叠加,从甲骨文的“教( )”、“学( )”等字可以推测,“爻”曾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女”字之双手交叉,形同爻,这不会是巧合。
马林诺夫斯基说:巫术自极古以来便在专家的手里,人类第一个专业乃是术士的专业。[3]他所说的术士即巫,巫师一职起初为女子所特有,这是世界文化的普遍现象。在欧洲基督教时期,巫士范畴只包括妇女。[4]
许慎曰: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5]甲骨文的“巫”字由两个“ ”交叉构成,书为“ ”。郑玄曰:一纵一横曰午。[6] 午表纵横相交,与“巫”形同,音同,义也同。
甲骨文的“巫”为表意字,构形为纵横相交。倘若以象形的手法来创制,岂不就是双手交叉的“女”字?“女”字之双手交叉既表祈祷,又是在施巫术,以使万物在风的交合中复生。
江汉平原是远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这个问题存而不论),其方言读“女”为yǚ,声母y在古音中为浊辅音,合口读之,与w音近。y、w不分在汉字的读音中也留有痕迹,如“于”、“吾”、“圄”、“淤”等字既读yu,也读wu。以“吴(wu)”为声旁的“虞”、“娱”、“俣”读yu,以吾(wu)为声旁的“语”读yu。以“完(wan)”为声旁的“院”、“垸”读yuan。“遗”既读yi,又读wei,等等。郭沫若在《屈原赋今译》中分析,“于”字的古音读“巫”,认为《九歌·山鬼》中的“于山”即“巫山。”[7]可见,“女”与“巫”在读音上也相合。
“女”与“巫”的音、形关系,表明“女”字之本意为巫。
远古神、巫不分,古埃及的女神伊西丝既为神,也为巫。中国的女娲也是如此,说文云:女娲,古之神圣女 ,化万物者也。
神、巫不分的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意义。后世宗教仍然留有这一痕迹,如《摩西五经》便讲述了耶和华的高超巫术。人们对神的迷信,在于神有魔力,神若没有了魔力,也就不灵了,便会遭到人们的抛弃。宗教对巫术的依赖,从宗教产生之时便存在了。
中国早期神话中的始祖大多冠以“女”字,如华夏先民的始祖女娲、炎帝之母女登、颛顼之母女枢、少昊之母女节、禹之母女嬉或女狄、女志、秦之先祖女修、楚之先祖女隤等等。有人解释为古人知母不知其父。
屈原在《天问》中曾发问:女岐无合,焉生九子?言明女岐是处女。为何要强调处女?甲骨文中的创世神 没有配偶,是因风而孕的,表明风是唯一,是“始”,是“因”。风神名夷,即一,即因,即 。风崇拜是最古老的一神崇拜,因风而孕的宗教神话对后世宗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佛祖之母、耶稣之母都是无合而生,中国早期神话中的那些母神(或人祖)也是无合而生。其意在神的唯一,正宗。
母神崇拜是远古文明的重要特征。母的概念最初指神,而不是指人。古代日耳曼人相信妇女身上有某些神圣的东西,于是便把她们当作祭司咨询请教。据说那些妇女观察河水涨落,聆听流水汩汩或咆哮,就能预言未来发生的事。但更敬奉她们的常常是男人,他们把妇女当作真神和活的女神礼拜。[8]甲骨文的女、母通用。布依语 “女”与 “神”同音。埃及象形文字中,女神、女人、母亲、女儿为同一个词。可以推测,女的本义即母,即神。
人皆怕死。马林诺夫斯基指出:宗教的一切源泉之中,要以死亡这项生命的最末关节,无上的转机,为最重要了。死亡是通于另一世界的大门,[9]宗教的办法,乃是……使人相信永生,相信灵的单独存在,相信死后脱离具体的生命。宗教给人这样解救的信仰,更在种种的丧礼上面,祭礼上面,与死者相交通的各种礼上面,而且借着祖灵崇拜等以使这样的信仰表里充实,具体而可捉摸。[10]灵魂不死以及对神的信仰古已有之,并非是高级宗教才产生的。佛教的脱胎、生死轮回,道教的长生不老,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复活等等,是这一信仰的继承与发展。
双手交叉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屈肢葬,这一习俗曾流行于世界各地,是一个极为稳定的宗教文化现象。中国的传统史学以男权政治为主线,中华文明史被拦腰截断,母系社会时期的远古文明成为一片空白。世界文明同源,古埃及文明保存得较好,不妨从中寻找考古学依据。
在古埃及神话中,奥西里斯是农业神、冥神。通常表现为两手交叉于胸前的木乃伊(图2[11])。法老、祭司、官吏以及王室成员死后大多模仿奥西里斯的模样,将两手交叉于胸前。即使是妄图改变埃及传统宗教的法老埃赫那吞(Amenhotep),也未放弃这一信仰。
据说奥西里斯被其弟害死,尸体被肢解,分弃各地。其妻伊西丝四处寻找,把尸体的各部位一一找到,用巫术使之复活。奥西里斯复活的神话,是其在新王国时期上升为主神的重要原因。
奥西里斯如何得以复活?古埃及人也崇拜风,认为能呼吸到北风带来的新鲜空气,便能复活。《奥西里斯颂歌》说:北风为他向南吹拂,天宇生成风供其呼吸,并抚慰其心。[12]《阿尼的纸草》说:伊西丝用其翅膀为之扇风。[13]
奥西里斯被称为“温诺费尔”(再生者),其双手交叉与再生相关联。有时,奥西里斯并不表现为两手交叉(图3[14]、图4[15]),但是身上出现“ ╳”型符号,说明二者的含义相同。图5 [16]为古埃及的 Ankh,或十字架,象征生命力。在图6[17] 中,女神伊西丝手握Ankh,给拉美西斯二世的妻子纳菲塔莉注入生命的活力,Ankh对着鼻子,表明它能带来呼吸。可见,Ankh与双手交叉的宗教含义相同。
“跪”与两手交叉既是一种宗教礼节,也是巫术,以其作为“女”字的构形,是尊敬而不是贬损。“女”是变化万物的风神、母神,是与风神沟通、呼风唤雨的巫。




(2006-4-25)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1] 明·方以智:东西均。[2] The goddess Hathor and King Seti I - from the tomb of Seti I, Valley of the Kings, circa 1301-1290 BC.,Paris Pages Musee du Louvre Treasures, 2006-3-18检索。http://www.paris.org/Musees/Louvre/Treasures/gifs/hathorseti.html, 2006-3-11检索。[3] 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影印版,第111页。[4] (英)拉 娜著,刘靖华、周晓慧译:巫术与宗教,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2年版,第98页。[5] 许慎:说文解字。[6] 仪礼,注。[7] 郭沫若:屈原赋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32页。[8] 〔英〕詹·乔·弗雷泽着,徐育新等译: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页。[9] 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影印版,第41页。[10] 同上,第47页。[11] UPPER PART OF A STATUE OF OSIRIS, Ptolemaic Period, 305-30 BC,Mummies - Death and the Afterlife in Ancient Egypt,http://www.historyplace.com/specials/slideshows/mummies/mummies10.htm,2004-4-13检索。[12] 魏庆征:古代埃及神话,北岳文艺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13] THE BOOK OF THE DEAD, The Papyrus of Ani,by E. A. WALLIS BUDGE, [1895]http://www.sacred-texts.com/egy/ebod/ebod39.htm,2004-2-7检索。[14] Picture of the Day,Tour Egypt,http://touregypt.net/featurestories/picture07012002.htm,2004-4-14检索。[15] Isis and Osiris ,Egyptian Stories,Laura Gibbs websites,http://www.mythfolklore.net/3043mythfolklore/reading/egypt/images/isis_osiris.htm,2004-4-5检索。[16] The Ankh,Mysticweb,http://www.mysticweb.org/phps/topics/9_esosymbol/,2004-4-14检索。[17] Nefertari's Tomb,GrandPoohBah's Net Community,http://www.grandpoohbah.net/Grandpoohbah/images/isis_nefertari.jpg, 2006-4-27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