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纹”命名的缺失
(Defects named after
the "grain ornament")
黎显慧
何为“谷纹”?
谷纹环,战国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1]
凤形佩与谷纹璧,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2]
据说谷纹出自《周礼》。《周礼·春官·大宗伯》:子执谷璧,男执蒲璧。东汉郑玄注:“谷,所以养人;蒲为席,所以安人。
但《周礼》仅言璧,未言及纹,周代玉璧上也未见所谓的蒲纹。郑玄的注经将谷璧、蒲璧与谷物、蒲草相关联。他编撰了《礼图》,书中有谷璧和蒲璧,但原图亡佚。
自东汉以来的,阮谌、夏侯伏朗、张镒、梁正等经学家也编撰了《礼图》。宋初经学家聂崇义博采旧图,凡得六本,大同小异,纂辑了《三礼图集注》。书中有蒲璧、谷壁的绘图。
谷璧和蒲璧[3]
图下附有文字:又云,谷所以养人,盖琢谷稼之形为饰……蒲为席所以安人,盖琢蒲草之形为饰。
聂氏集注中的蒲璧、谷壁图因与实物不合,受到一些学者的讥讽。宋代诸儒欧阳修、赵彦卫、林光朝等不以所图为然。
沈括说:如蒲谷壁,《礼图》(指《三礼图集注》)悉作草稼之象,今世人发古冢得蒲璧,乃刻文蓬蓬如蒲花敷时;谷壁如粟粒耳。则《礼图》亦未可为据。[4]丁艮少山曰,古之蒲璧乃织蒲纹也,未见古璧有刻蒲草者,其说是也。[5]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今人所画未必能超过聂氏。窦俨说:礼图之近乎古者,然其书抄撮诸家亦颇承旧式不尽出于杜撰。
聂崇义善《礼》学,通经旨,为着《三礼图集注》博览群书,尚且出现纰漏。可见,蒲璧、谷壁的真学已丧。
局部放大图
方乳曲文大鬲[8]
局部放大图
吕大临很少用纹饰来命名器物,他所谓的“方乳曲文”是青铜器上常见的方形旋纹。按其思路,玉璧上的圆形旋纹应为“乳曲文”,而非谷纹。
元代朱德润著《古玉图》中的拱璧[9]
这个拱璧中间的纹饰也是所谓的谷纹,朱德润则言之为云气。
谷璧,清代吴大澄的《古玉图考》[11]
局部放大图
相同的纹饰,吴大澄又称云纹。
云纹佩[12]
同一种纹饰既称作“谷纹”又称作“云纹”的现象,至今仍然存在。
一般认为,“谷纹”因其酷似谷物发芽的形状而得名,喻五谷丰登。也有的认为,“谷纹”通常用来装饰龙,云从龙,因之称“云纹”,还有的将其表述为“谷纹(云纹)”,认为“谷纹”是由 “云纹”简化而来。
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诸子曰:器即道,道即器,本不相离也。玉器起源于信仰时代,纹饰与信仰不可分离。
[1]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4] 梦溪笔谈卷十九·器用。
[5] 吴大澂:古玉图考。
[8] (宋)吕大临撰:考古图卷二,亦正堂重修。
[10] 明代宋濂的散文集:燕书·三十五。
[13]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14] 恭王府网上博物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