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为何自称“越”?
黎显慧
“越(粤)”、“百越”是古代南方人的族称。此名由何而来?史无记载,无从详考。
史密斯认为,族群的重要元素是符号、记忆、起源神话和共同的文化包括宗教、语言等。[1] “越”是越人的符号,这个曾经非常先进和强大的民族所使用的符号应该不俗如果是这样,那么,可以从这些记忆、起源神话和共同的文化中探讨“越”的含义。
现今南方一些少数民族是由越族分化而来的,至今仍流传女始祖神受风而孕,腋下生子的神话。壮族神话中开天辟地女神始祖叫姆六甲,传说她是一位非常高大的女人,迎风跨步而站。[3]她没有丈夫,但赤身露体地爬到高山上,让风一吹,就可以怀孕,但孩子是从腋下生下来的。[4]布努瑶长诗《密洛陀》也说:远古一阵阵神风吹来,驱散混沌雾气,出现了密洛陀。[5]台湾泰雅人传说,古时候,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因风力怀孕而生一子。[6]。
笔者以为“
”为合文(甲骨文中有将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但仍认作两个字的,谓之合文),上半部“八”应释“八”。《说文解字》:“八象气之分散”。“气散而为风”[7]。 “风”的古音应为bu,为“八”的一音之转。也就是说“八”即“风”。下半部可释“亦”,即腋下。“亦”、“腋”与“越”音近。因此,“
”可读为bu-yi,或bu-ye。与布依族的自称读音相近。


布依人是古越人的后裔,自称“布依”、“布越”或“布雅依”(部分壮人也有此自称),据说“布”是“人”或“族”的意思,“越”或“依”是越人对自己的称谓。在布依人的方言土语中,“越”读“依”或“雅依”,也就是说,“越”也可以读“依”。
“布”应即“风”。文献记载风神名“夷”,“布越”即风夷。史籍上的“百越”似应为“布越”。
布依族《造万物》说,巨神布灵,把清浊二气捏在手里,用力一扳,清气浊气两分离,清气上升变成天,浊气下沉变大地。”[8]根据这些资料推测越人崇拜“风”、崇拜“腋下”,不算离谱吧。
[1] The Ethnic Origins of Nations, Anthony D. Smith. Blackwell Publishers, Oxford, 1986, pp. 31-32,http://www.aslan4all.com/ori.html,2008-06-24 检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