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6日

写在青铜器上的历史(History written on bronze) 2


写在青铜器上的历史

(History written on bronze)2


黎显慧

2、何为“中国”

有评价说,何尊最大的价值是铭文中的“中国”二字。

“中国”,金文,出自何尊铭文[1]

一些工具书通常将“中国”与“华夏”等同。其实这两个概念的成因、涵义、外延并不相同。“中国”一词的涵义前后也有很大的变化。
下面把“中国”一词拆开分析。先看“国”,周代始称“邦”为“国”。《说文》:国,邦也。从囗(wei)从或。
《说文》:囗,回也。回,转也,古文象一气回转之形。或,邦也。从囗从戈,以守一。一,地也。许慎并没有将“囗”解释为“国”
何尊的“或”书为“”。保卣比何尊年代稍早,铭文中的“或”书为“”。可见“”与“”相通。在现代人看来,这像一座两边或四边有防卫的城,表示以戈卫国。在信仰时代,这个符号还有其他含义吗?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盖或、国在周时为古今字,古文只有或字。表明“中国”的初文是“中或”。他还说,故孔子曰。或之者、疑之也。而封建日广。以为凡人所守之或字未足尽之,乃又加囗而为国,又加心为惑。也就是说,“疑惑”的初文为“疑或”, 《易·乾卦》或之者,疑之也。“疑或”一词似乎来自后人不明“或”之意而生疑。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这句话的初文应为“或之大事,在祀与戎”。
”与“似为甲骨文中“韦(围)”的简化形式。(围),这是《殷周金文集成》[2]收录的铭文,甲骨文中也有类似符号。如果将正中理解为神坛,围绕神坛旋转是原始宗教的一种重要的祭祀仪式,这一仪式至今依然可见。
“或”为左右结构,”与“表祭祀,“戈”表戎。可见,“或”所表述的正是“或之大事,在祀与戎”。
有学者认为,金文“或(国)”之所以没有外加“囗”,是因为西周时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的土地都是周王的,所以没有必要在“或(国)”外加“囗”。后来在此基础上又外加“囗”以为国界、范围,属于文字上自然演变。[3]
“或”外加“囗”是对“或”的限定,标志着“或”的神性已蜕变,而不是文字上的自然演变。
甲骨文和金文的“中”字一般书为““、”“、”,或省作 。“中”从“”从“”。于省吾说:字像有旒之旗。[4]赵诚说:从卜辞来看,商代立旗与观察风向有关。[5]徐中舒也认为“中”可借以观测风向。[6]
朱熹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7]
《老子·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汉书·律历志上》曰:九者,所以究极中和,为万物元也。师古曰:此《春秋左氏传》周大夫刘康公之言也。中谓中和之气也。
 “中”为“本”、为“元”、为“和”、为“气”。
有迹象表明,夏王朝便称“中”。《大荒西经》: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师古曰:古读中为章。[8]《韵补》:中,叶陟良切,音章。章也指旌旗,“中”与“章”相通。
“章”与“商”也相通,说文:商,章,省声。《风俗通·声音》:商者,章也。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三》引之曰:“商读为章,“章”与商古字通。这表明,“商”即“中”。
商代的后期,盘庚迁都至安阳,改号曰殷。[9]《白虎通》:殷者,中也。当为中和之道也。《尔雅·释言》:殷,齐,中也。齐一则中矣。“中”、“殷”也相通。
所谓“中国”是受天文地理知识的限制,而把自己的居域视为“天下之中”的说法是误读。“中”是远古风崇拜的结晶,“中”是宇宙本源,是风神之所在。远古先民为了追逐风神,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中或”是神权社会的产物,而“中国”则是王权社会的产物。甲骨文只有东西南北四方,四方之“中”是周代中、晚期才出现的。“中”原本是无形的,千变万化的,当其变为有形之“中”或四方之“中”时,就由无限的、神圣的概念演变成有限的、世俗的地域概念。




[1] 国际在线记者熊瑛摄。
[2] 子囗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8090
[3] 杨曙明:何尊——最早记录“中国”一词的青铜器,中国文物报,2017725日第7版。
[4] 于省吾:释中国,王元化名誉主编,胡晓明、傅杰主编:释中国(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年版,第1519页。
[5] 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19页。
[6]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40
[7] 中庸章句集注。
[8] (明)张自烈、(清)廖文英编;董琨整理:正字通·子集上丨部,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9] 太平御览·八十三引竹书纪年:盘庚自奄迁于北蒙曰殷。

2019年8月21日

写在青铜器上的历史(History written on bronze) 1


写在青铜器上的历史

(History written on bronze)1

黎显慧

1、从何尊说起

何尊是西周早期的一件青铜酒器,因其铭文中有“宅兹中国”而著名。

何尊,西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1]

何尊是贵族“何”于周成王五年(约公元前1037年)所作。此器皿曾被称作“饕餮纹青铜尊”,后因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发现了铜尊底部的铭文,遂依铭文所述改名为“何尊”。不过,其纹饰仍被解释为饕餮纹。
学界将商周青铜器上常见一种兽面纹,称为饕餮纹。《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言明饕餮是食人兽。这或许是饕餮纹命名的重要依据。饕餮纹的说法始见于北宋金石学家的著述,沿用至今。
饕餮纹顾名思义是一种像饕餮的纹饰。据解释,饕为贪财,餮为贪食。因此才出现在青铜食器上。

何尊(局部)

何尊的中部和下部共有四个兽头,两上两下。为何却不见“食人未咽”的大口?
在商周时期,一部分青铜食器成为礼器。青铜器铭文中常常出现子孙“永宝用”的话语,将一个描绘有食人兽的器皿传给子孙后代享用是说不通的。在祭祀神灵与祖先的重要礼器上,以食人兽作为主要纹饰,更说不通。
青铜文明产生于信仰时代,是玉石文明的继续,其纹饰中的众多基本元素与玉器是相通的。仔细观察,这四个兽头描述的是同一对象的不同形态。引人注目的是,下面两个兽头的角呈内勾状(在以凤鸟为题材的玉壁上常见这种内勾),上面两个兽头的角呈螺旋状伸出器表。旋形与勾形都是先民用来表示风的,这种上下排序似在表示风至下而上逐步形成。
有风(气)则生,无风(气)则死,是远古先民的生死观。古埃及人曾在亡灵书中呼唤北风神带来助死者复活的新鲜空气。
两河流域的原生神是风神,印度河流域的原生神也是风神。世界宗教史上有大量资料表明:风是最早被人们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而崇拜的。“说到风,不管是有利的或者有害的,在许多地方都看作一位神”[2],是风创造了世界。印度的《娑摩吠陀》说:唯风为吞并者。风在诸天中,气在生命诸气息中。[3]麦克斯·缪勒在整理印度宗教典籍《吠陀》之后说:“尽管风并不经常被赞颂,可当他被赞颂之际,就占有非常高的位置。人们说他是整个世界的王,是最先诞生的,是众神的呼吸,世界的萌芽,他的声音我们可以听到,但绝不能见到他。”[4]
风崇拜是远古时期风靡世界的原始宗教信仰,青铜器上大量出现的兽头是否与风崇拜有关?



[1] 文博圈,搜狐号。
[2] 黄石著:神话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第18页。
[3]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153页。
[4] 麦克斯·缪勒著、金泽译.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