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3日

陶器中的螺旋纹——兼论文明起源的标志


陶器中的螺旋纹——兼论文明起源的标志

黎显慧

远古时代,螺旋纹伴随风崇拜风靡全世界。和岩画一样,陶纹也是先民表达宗教信仰的重要方式。陶器不易保存,特别是潮湿多雨的地区,能流传下来的极少。下面通过一组图片,继续螺旋纹探寻之旅。

螺旋堆塑纹陶釜支座,河姆渡文化,约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浙江省博物馆。[1]

彩陶壶,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4200-公元前2600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山东博物馆藏 [2]

彩陶罐,红山文化,约公元前4000-3000年,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四号冢6号墓出土,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3]

彩陶瓶,红山文化,约公元前4000-3000年,德辅博物馆。[4]

彩陶罐,马家窑文化类型,约公元前4000-2700年,甘肃省博物馆藏。[5]

彩陶瓮,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约公元前2300-公元前2000年,兰州市永登县蒋家坪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6]

陶罐,日本约恩时期。巴黎吉米博物馆藏。[7]

彩陶碗,美国新墨西哥州明布雷斯出土,北亚利桑那州博物馆。[8]

彩陶罐,美国原住民陶器,约公元900-1100年,霍霍坎,美国亚利桑那州南部。[9]

种子罐,查科峡谷普韦布洛出土,新墨西哥州,美国。[10]

彩陶罐,复制品,图森,亚利桑那州,美国。[11]

彩陶罐,约公元前4500 -公元前3100(埃及史前文化时期),古埃及。[12]


彩陶罐,约公元前3500年,涅伽达(埃及史前文化时期),古埃及。[13]


彩陶罐,埃及, 粘土档案-陶瓷和陶器艺术和资源。[14]

彩陶器,班清地区,老挝,约公元前2100-公元200年。[15]

彩陶器,班清地区,泰国东北部,约公元前1千年,大英博物馆。[16]

陶碗,约公元前5300-公元前4800年,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17]

彩陶器,约公元前5000年,乌克兰、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的Cucuteni-Trypillians出土。[18]

彩陶罐,卡马雷斯出土,克里特岛,希腊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馆。[19]

彩绘壶,公元前1800年左右,克里特岛,希腊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馆。[20]

彩陶罐,伊特鲁里亚,意大利前罗马文明[21]

煎锅,陶器,基克拉迪文化,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22]

    双耳罐,陶器,公元前15世纪晚期-公元前14世纪早期,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23]

陶罐,巴布新几内亚,大洋洲。[24]

大洋洲相关资料比较匮乏,不过,在毛利人的传统工艺中,螺旋纹得到传承和发扬。

陶器,新西兰,现代。[25]

以上资料表明,陶器和岩画一样,是远古先民传播螺旋纹的重要工具。世界流行螺旋纹,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远古时代是信仰时代,能够使世人折服的唯有风崇拜。风无形,具有神秘感。风无所不在,具有极大的包容性。风无所不能,创造世界,创造人类。风威力无比,堪称世界之王。汉语中的“追风”、“跟风”等词揭示了先民追风的历程。伴随追风,风崇拜以及风崇拜的重要符号传遍了全世界。
文明产生于文字之前,符号才是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
文化考古不同于史学考古,美洲现存的岩画和陶器大多年代偏晚,大洋洲也是如此,但从东亚先民迁移到美洲和大洋洲的年代以及文化上的共同点可以推测,文明在离开东亚前便已产生。换句话说,东亚是世界文明的摇篮,世界文明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前。




[1] 20139月浙江行之二十三--浙江省博物馆《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一) - 杭州游记 - 老陈八六的游记  Yododo 游多多,http://www.yododo.com/blog/0143080D194B00E6FF80808143077A9E
[2] 原创——大汶口史前陶器_小河与步步生莲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366e4b00102wn0e.html
[3] 中国红山文化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7848220100dcr0.html
[4] 德辅博物馆,红山文化,牛河梁,王冬力,http://www.cydfbwg.com/Selectionsxy.asp?/920.html
[5] 甘肃省博物馆彩陶展中篇 - 兰州游记 - 老陈八六的游记  Yododo 游多多,
http://www.yododo.com/blog/014075DA87DC0636402881D34075D8DD
[6] 甘肃省博物馆,Copyright©2013
http://www.gansumuseum.com/vm_bwg/wzxx.aspx?_wzid=d084affe-6794-4ad7-a04a-c330d7b99ebd
[7] A jar with spirals. Final Jomon, Kamegaoka style.Jōmon period – WikipediaBy PHGC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C5%8Dmon_period.
[8] Mimbres Boldface (Style 1) bowl from the Museum of Northern Arizona collections. Style 1 (Boldface) | American Southwest Virtual Museum© 2017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http://swvirtualmuseum.nau.edu/wp/index.php/artifacts/pottery/mimbres-ware/style-1-boldface/.
[9] Hohokam, Sacaton red on buff wide-shouldered jar, c. 900-1100StudyDroidFlashCard
http://www.studydroid.com/printerFriendlyViewPack.php?packId=589028.
[10] Pueblo-PotPueblo seed jar from Chaco Canyon in New Mexico©Penn Museum 2017https://www.penn.museum/blog/wp-content/uploads/2014/12/Pueblo-Pot.jpg.
[11] Replica Middle Gila Buff Ware Sacaton jar© 2017 Archaeology Southwest
Formerly the Center for Desert Archaeology,
https://www.archaeologysouthwest.org/2017/01/31/teaching-archaeology/.
[12] VesselTerra-cotta Egypt, c. 4500 BCE - 3100 BCEEgyptian Predynastic Period © Iris & B. Gerald Cantor Center for Visual Arts at Stanford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cantorcollections.stanford.edu/Obj23419?sid=4958&x=265951.
[13] A Pre-dynastic Egyptian Grave Pot. c. 3500 BC. The spiral decoration is widespread and a significant symbol, ©2000 Victor Bryant,http://www.ceramicstudies.me.uk/frame1tu1.html.
[14] Egyptian pot with spiral motifclay Archives - Ceramics and Pottery Arts and Resources© 2017 Ceramics and Pottery Arts and Resources. All rights reserved. Theme by Geek with Laptop
https://www.veniceclayartists.com/tag/clay/.
[15] attractive red painted potteryBan Chiang (UNESCO),(Ban Chiang Pottery, Laotian©2017 NAKARA VILLA UDON. All rights reserved | Vacation Rental Website Templates by https://www.nakaravillaudon.com/en/542352/ban-chiang-unesco.
[16] Ban Chiang Clay Jar, Ban Chiang, north-eastern Thailand, 1st millennium B.C.E. ©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https://smarthistory.org/ban-chiang-clay-jar/.
[17] 20156月雅典行之十九--国家考古博物馆史前文物展(三) - 雅典游记 - 老陈八六的游记  Yododo 游多多,http://www.yododo.com/blog/0150A674D6BC00B4FF80808150A5DC4D
[18] pottery,  circles and spirals.The Cucuteni-Trypillians,Romania, Ukraine and the Republic of Moldova. 7,000 years ago, Neolithic optical art flourished - Technology & science - Science - DiscoveryNews.com  NBC News©2017 NBCNews.com
http://www.nbcnews.com/id/26839697/ns/technology_and_science-science/t/years-ago-neolithic-optical-art-flourished/.
[19] Kamares 2,Еще один сосуд с растительным орнаментом
http://mar-amirchanyan.livejournal.com/471348.html?page=1.
[20] KamàresBrocca in stile Kamàres, 1800 a.C. circaCeramica dipinta, altezza cm. 26. Hiràklion, Museo Archeologicohttp://www.lagiostra.biz/book/export/html/650.
[21] Art Etrusque amphore decor incise,Art Etrusque
http://colleges.ac-rouen.fr/cahingt/pedagogie/index.php?article222/art-etrusque.
[22]老陈八六的游记 » 20156月雅典行之二十--国家考古博物馆史前文物展(四),
http://www.yododo.com/blog/0150ABA036540121FF80808150AB02C6
[23] 20156月雅典行之十九--国家考古博物馆史前文物展(三) - 雅典游记 - 老陈八六的游记  Yododo 游多多,http://www.yododo.com/blog/0150A674D6BC00B4FF80808150A5DC4D
[24] LARGE Chambri / Aibom Pottery Jar - Papua New Guinea (Ex. 1970's Col.)Brian Page Antiques
https://www.trocadero.com/directory/Vintage-Arts/Regional-Art/Oceanic?&start=18&l=18&view=pict.
[25] The Crown Lynn Collection — Luke Adams Pottery
https://portageceramicstrust.org.nz/collections/.

2017年10月2日

玉玦的用途是以耳饰为主吗?


玉玦的用途是以耳饰为主吗? 

黎显慧

玉玦是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的典型器物,也是东亚远古玉文化的典型器物。
玉玦看似易解读,其实是最难解读的器物。
下图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玉玦,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兴隆洼文化墓葬内,距今约八千年,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玉玦为何器物?
国家博物馆的解说词如是说:玦……出土时位于人头骨的两侧,且缺口向上,应是耳环一类的装饰品……用途也以耳饰为主。[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著名玉文化研究专家邓聪均认为玉玦就是玉耳环。据邓聪介绍,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柴田常惠依据大阪府藤井市的国府遗址考古发掘资料,首先将玦认定为耳饰。[2]
抛开“耳饰说”的认定是否科学的问题不谈,将一地出土的玦认定为耳饰,与将东亚各地出现的玦认定为耳饰不是一码事。认定耳饰的前提应该是面而不是点,结论必须建立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管形玉玦,阜新查海遗址出土,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3] “耳饰说”所指的玦只是玦的一种类型——环形玉玦,显然没有包括管形玉玦。
兽形玉玦,高10.3厘米,1984年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4号墓出土,辽宁省考古研究所藏。[4]

鸟形玉玦,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日斯台遗址出土,巴林右旗博物馆藏。[5]
方形玉玦,卑南文化,國立臺灣博物館藏。[6]


椭圆形玉玦,商代,殷墟西北冈。[7]
以上异形玉玦的缺口不是为了佩戴,也无法佩戴。
可见,“玦以耳饰为主”的说法是不严谨的。
如果将管形玦、异形玦排斥在外,单指环形玦,“耳饰说”是否能成立?
广东博罗横岭山商周墓地M124 墓出土的成组玉玦。[8]
云南晋宁石寨山2号墓,(战国-汉代)出土的成组玉玦。[9]
一次性出土这么多玉玦,即便没有详细的出土资料也可以推测不可能位于人头骨的两侧,且缺口向上。云南晋宁石寨山2号墓的组玉玦玦口两边钻有小孔,表明玦口不是为了佩戴。
兴隆洼文化M7出土的玉玦分别出自左肩和右肱骨内侧。兴隆洼文化M4出土的两件玉玦,一件在墓葬的填土内,一件嵌入未成年女孩的右眶内。[10]距今约5800年的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M90墓主头部的左上方有两个玉玦,紧挨在一起。[11]马家浜文化吴家浜和梅园里遗址的玉玦,均出于手腕部。[12]陕西省韩城周代梁代村芮国墓地墓主的头部有两个紧挨在一起的玉玦,脚部也有玉玦。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左腿侧出土了一对玉玦。
这些在身体其他部位出土的玉玦该如何解释?是否还可以叫腕饰、脚饰等等。
可见,仅以出土于人头骨的两侧,且缺口向上的玦为论据,便作出“玦以耳饰为主”的认定是值得商榷的。
上图为辽宁牛河梁第五地点中心大墓,墓主的头部两侧分别放有大玉璧。[13]玉璧是礼器,放在耳朵附近,应该不是为了装饰吧?我国直到西周尚处于神权时代,这个时代背景决定玉玦不是俗物,即便是在耳朵上,也是有宗教含义的,而非实用的。


上图为红山文化青玉玦[14],玦口的数据不详,从图片可见玦口很窄。马家浜文化玉玦的玦口有的仅0.1 厘米左右[15]。如此窄的玦口不可能是为了佩戴。
刘晓溪认为,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兽首玦在红山文化中是作为一种礼仪性饰品所存在的。[16]周延良认为:玦显然首先是礼器,而不是饰物。[17]葛金根指出:玉玦通常被归于装饰品,到目前为止,所刊发或出版的有关这方面的报告都把它界定为佩饰或饰物。这虽然不能说是错误的结论,但至少可以说是不准确的。因为,首先是一种建立在社会行为思维之下演变的由概念到实物过程的实物,佩饰是由“礼器”变异的结果。[18]
叶舒宪认为“耳饰说”是对玦的曲解。《说文》玉部:“玦,玉佩也,从玉,夬声。”把玦理解为玉佩,约为东周至秦汉时代的流行观念……审美的功能是派生的,神话的功能才是原生的。[19]玉玦的制作原因似不在审美和装饰方面,而在更加重要的信仰和神话观方面。[20]
玉玦中究竟蕴含什么信仰与神话?远古流行的风崇拜似可揭开神秘面纱的一角。



[1] 中国国家博物馆,
http://www.chnmuseum.cn/tabid/212/Default.aspx?AntiqueLanguageID=37812016-07-4检索。
[2] 邓聪:东亚玦饰四题,文物,2000 年,第2期。
[3] 郭大顺、洪殿旭编著:红山文化玉器鉴赏(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14年版,第37页。
[4] 辽河文明,辽宁省文化厅信息中心,http://www.lnwh.gov.cn/nhl2.html
[5] 鸟形玦,巴林右旗博物馆藏。中国文艺网-以物说史:红山文化玉器,©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http://www.cflac.org.cn/ys/xwy/201205/t20120504_135647.html
[6] 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通过指定国宝及重要古物一览表,https://s-media-cache-ak0.pinimg.com/originals/61/48/a5/6148a502bc3bb8fc684391a5632e4345.jpg
[7] 古生物:西北冈殷商遗址 (叁)- 东区墓
http://bbs.artron.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07605&extra=&authorid=191516&page=2
[8] 丘志力 吴沫等:广东横岭山出土玉玦的工艺特征及其用途浅析,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8年,第2期。
[9] 大汉帝国之西南夷传奇——云南晋宁石寨山古滇国墓地(一),香玉润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3163f10102v5ey.html
[10] 杨伯达著:中国史前玉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2014版,第71页。
[11] 江苏张家港市东山村遗址崧泽文化墓葬M90发掘简报,周润垦,胡颖芳,钱春峰,钱峻《考古》 2015 3期。
[12] 葛金根:马家浜文化玉玦小考,东方博物,2006年第3期。
[13] 专题讲座:走进玉世界,
http://www.hnmuseum.com/hnmuseum/learning/Lesson006/chapter3_4.html
[14] 红山文化专题博物馆 ——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http://www.nmg.xinhuanet.com/zt/2016zt/zgwhz/2016-04/07/c_1118554424_39.htm
[15] 葛金根:马家浜文化玉玦小考,东方博物,2006年第3期。
[16] 刘晓溪:红山兽首玦研究,东北史地,2010年第1期。
[17] 周延良河姆渡遗址出土玦、埙与原始宗教礼法,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6
[18] 葛金根:马家浜文化玉玦小考  东方博物,2006年,第3期。
[19] 叶舒宪:蛇—玦—珥——再论天人合一神话与中华认同之根 ,《中华读书报》 2012.04.18
[20] 叶舒宪著: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年版, 3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