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4日

为何“三星堆文化外来说”再次流行(Why "Samsung Heap Culture outside to say" is popular again)

 

为何“三星堆文化外来说”再次流行

Why "Samsung Heap Culture outside to say" is popular again)

黎显慧

 

1986年三星堆两大祭祀坑相继出土,大量独特器形引起人们的猜想,于是有了“三星堆文化外来说”,这无可非议。最近三星堆遗址新发现了六座“祭祀坑”,从目前发掘的情况看,文化面貌并没有大的改变,但“三星堆文化外来说”再次流行。三星堆遗址于1929年发现,1934年开始挖掘,距今已近百年,距离两大祭祀坑的发掘也有三十多年。这种现象是值得深思的。

现在网络资料那么多,请问:哪个国家或地区同时出土了作为礼器的青铜器和玉器?即便有貌似之处,就一定是外来的?

问题出在哪里?

西方史学认为,青铜、文字、城市是文明诞生的三大要素,世界文明史是按照这一框架建立的。

文字是三大要素的核心,因为不依靠文字,史学家们则一无所知。他们坚持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才是可信的,美其名曰,这是科学的态度。为了掩饰了其研究的短板,把前文字时代文化的研究划给了不受社会重视的文化人类学。

在三大要素的影响下,世界文明始于苏美尔,华夏文明始于中原的理论框架形成。文献中没有记载苏美尔人的信仰是什么,学者于是说,不管他们信仰什么;文献以黄帝为人文始祖,以龙崇拜为传统文化,学者便依样画葫芦。史学家们设的这个学术的陷阱,使至今未发现文字的文化得不到重视。中原中心论严重误导着人们,三星堆文化便是如此。

什么是文字,如何来定义?如果一个符号记录了语言、具有固定的含义,并且被广泛流传,这个符号便是文字。信仰是远古文明的动力,文字的起源与信仰有关。最古老的文字是象形的或表意的,出现在岩画、陶器、玉石器等载体上。

据考证,殷墟甲骨文中有表示信仰的文字来自岩画。饶宗颐说:长江以南的古代文明,自从河姆渡及良渚遗物大量出土以后,尤以陶器、玉器上的记号更为人所瞩目,证明在甲骨文字以前,江南一带刻划符号久已为人所使用。虽数量不多,但已脱离图画而踏入抽象性质的记录阶段。[1]一位儿时生活在越南的朋友告诉我,那里的老人们见到有文字的纸,就把它放到河里去,因为字是神的。可见,在东亚,文字的使用曾经受到很大的限制,只有神的信仰淡薄时,文字才可能大量使用。所以文字发现的早晚并不代表文明的程度。

学界恪守中原文化最先进,三星堆文化是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他们的主要精力以及资源都放在中原文化的研究上。可惜的是,被视为华夏文明起源的二里头太不争气,玉器比不过红山、良渚、石家河、凌家滩等;青铜器形制以及纹饰,看不出源头的迹象。盘龙城、大洋洲、三星堆等遗址的青铜器显然不是受二里头文化的影响。

青铜、文字、城市并不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产物,理论框架需要建立在弄清各自起源的基础上,而截至目前,相关的研究还很薄弱。

世界上最早的锡合金青铜大约产生于公元前5500-4500年,具有代表性的是塞尔维亚普洛尼克(Pločnik)考古遗址。张光直说:不容置疑。金属器物(包括青铜器物)的出现远在青铜时代的开始以前。[2]中国古代的居民可能在青铜时代开始之前,已有很久的使用金属的历史。在公元前5000年的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遗址曾发现过一小片金属……与它时代相当的姜寨仰韶文化遗址也曾发现过一块小金属圆片;它的成分是65%红铜,25%锌……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中也有过类似发现。[3]古蜀人的青铜器使用的是铜和磷,被称之为“磷铜”,铜与磷的比例掌握得非常好,“磷铜” 冶炼源自何方,至今仍是个谜。

外国学者指出,铜冶炼可能是在亚洲和欧洲的不同地区发明的,而不是从单一来源扩散而来。

铜冶炼起源的研究有待于新的考古发现。西方学者将青铜作为生产工具进步的标志,西方的青铜多用于制造生产工具和兵器。张光直说:在整个的中国青铜时代,金属始终不是制造生产工具的主要原料。[4]“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青铜时代的最大的特征,在于青铜的使用是与祭祀与战争分离不开的。[5]所以,但凡有大量祭祀的青铜器出现,不要轻易贴“外来”的标签。

城市是古代社会变革的产物,“城市(city)一词源于拉丁语,城市产生的标志是什么?西方学者至今尚未有统一的认识。远古文明可追溯的历史至少有一万多年,城市的历史最多只有几千年。

原始宗教信仰是远古文明的内核,文明的形式可以变化,内核很难改变。先民的信仰可以从岩画、陶器、玉器、青铜器、甲骨文中寻。

中原”、“中国”的“中”在甲骨文书为“[6]从“”从“”, “是古人观测风向的工具,表示上风与下风之中,此乃“中”的本意。殷商甲骨文中只有四方神、四方风的记载,世俗的东南西北中是晚出的。远古先民并不崇拜世俗的“中”,以 “中原”、“中国”的概念来研究史前史,很难自圆其说。

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远古时期,尽管出行十分艰难。东亚先民为探寻四方风神,足迹遍及美洲、澳洲、非洲南端以及欧亚大陆的西北角,犹如繁星遍布的文化正是在追风的过程中形成的。《山海经》中有关“极”的描述,不是幻想出来的。

由于“中原中心论” 的误导,人们习惯单向思维,把问题简单化。似乎一切文化都是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如若不是,那便是外来的。

有学者对“三星堆文化外来说”作了回应,指其为谣言。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定性,如果视“外来说”为谣言,那“中原中心论”是否为谣言呢?

 



[1] 饶宗颐:《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上海书店,20003月第一版,第41页。

[2] 张光直:青铜挥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3] 张光直:青铜挥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

[4] 张光直:青铜挥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5] 张光直:青铜挥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6] 伯簋 徐中舒:殷周金文集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