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8日

三星堆文化中的风崇拜(The wind worship in Sanxingdui culture)7

 

三星堆文化中的风崇拜(The wind worship in Sanxingdui culture7

黎显慧

 

三星堆遗址4号祭祀坑出土了三个青铜扭头跪坐人像。

 

青铜扭头跪坐人像,三星堆遗址4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藏[1]

 

青铜扭头跪坐人像,三星堆遗址4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藏[2]

 

人像的掌心之间的连接处与头发之间构成了一个槽,似乎是用来安放器物的,有观点认为跪坐人像是器物的底座。据说,4号祭祀坑已发掘完毕,不知找到与卡槽相吻合的器物没有。

跪坐人像的设计很奇特,双手比头还大,两手分开,似合非合。双膝分开,头发也分成两股上扬。颇似甲骨文的“若”。

 

若,甲骨文合集21129

 

在甲骨文中,女神“若”被虚化为副词。“若”的双手比扭头跪坐的人像分得更开,似在头部两侧舞动生风,头发因风而竖起,分成三股。

原汁原味的土家族摆手舞很难看到,但从中还是能挖掘到一些原始的元素。比如:两只手摆动时是分开的,行走时手脚同边,双手不交叉。双手交叉在甲骨文中较为常见,比如“女”、“母”、“彝”等字。双手交叉以肢体语言表达的是“合”,而摆手舞与扭头跪坐人像以肢体语言表达的是“分”。

分,别也。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3]今人喜欢“八”,其实八的本意是分。“八,别也”,[4]别,散也。[5]“八象气之分散[6]”。“气散而为风”[7]可见,“别”生风,风生万物。“分”是原始宗教的精髓,没有“分”就没有宇宙万物。

 

青铜扭头跪坐人像,三星堆遗址4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藏[8]

 

用“分”的宗教哲学来看跪坐人像,不像是器物的底座,而像正在祭祀和作法的巫师。巫师的双手分开兴风,双手拇指紧靠左前胸形成风道。在风的作用下头发分成两股,上图的人像残存一股头发,可见里面为凹槽,两股凹槽组成风道,头发似风旋转。

卡槽究竟是承载器物的,还是风道的一部分?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分”的观念对三星堆文化的影响。

“分”与“弯”一样,都是风崇拜的重要元素。

赵宾福等人在研究饶河小南山墓葬出土玉器时指出:玦和匕形器虽在小南山墓葬中没有明确的共存关系,但是在东北西部辽西地区的兴隆洼文化和太行山东麓地区的北福地第一期文化中,均有这两类玉器共出的例证。[9]

匕形器是平面弯曲,可以看作是弯条形器中的一个类别。玦和弯条形器的共存关系普遍存在于东亚许多早期文化遗存中,也存在于巴人的遗存中。

 

玉玦,大溪文化,巫山县文物管理所藏[10]

 

双人头玉玦,湖北石家河遗址出土,距今约46004000[11]

 

玉玦,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金沙遗址出土,成都文物考古所藏[12]

 

玉玦之玦,表缺。陶缺为缺,水缺为决,石缺为砄,金缺为鈌,有这么多与夬相关的字,表明先民在意“夬”。《说文解字》:夬,分决也,庐江有决水,出于大别山。“夬”与“决”相通。决,断也。决,别也。[13]玉玦无论有无纹饰,玦口都有别的含义。诀别、以玦示断交所表明的正是“别”。 觖的本意已丧失,可以推测,指动物的两只相背的角。

有缺就是不周(不交),玦的本意表示不交(周)、分(别)

三星堆祭祀坑中出土的祭品大多是被毁坏或焚烧过的,这些花费了巨大人力、财力的祭品为什么会遭到人为坏?有人猜想是否发生了战争或重大政治变故。

还有一种奇怪的现象。截至目前为止,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附近没有发现同时代的大型墓葬。已发掘的一些中小墓葬没有葬具,绝大多数墓葬没有随葬品。

在离三星堆遗址不远处的仁胜村发现了一处距今约40003100年墓地,发掘的29座墓的墓向大多为东北一西南向,头向北偏东。这批墓葬在入葬过程中被有意反复夯砸击打,无葬具,此种掩埋方式较为鲜见。[14]

习俗与信仰是一致的。毁掉祭品或尸体,源于同一种信仰——分(别),“别为阴阳……万物乃形”。[15]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16]气的概念产生较晚,远古时期通称风。远古先民认为人从风中来,死后就回风中去。古人称死为断气。至今,湖北利川土家族仍然称断气为断风。风是造物主,人只有变为无形的风,才能复生。器物也是如此。远古先民信奉无中生有的宗教哲学,对无的信仰,使先民不畏惧死亡,不害怕离别,亲人去世鼓盆而歌。因此,东亚流行树葬、火葬,起初土葬也是不封不树,厚葬之风兴起较晚。

东亚先民自古有祭风神的宗教祭祀活动,在土家族生活的一些地区至今保留了这一祭祀传统。

《尔雅·释天》:祭风曰磔。孙炎曰:既祭,披磔其牲,以散风也。或省作矺。裂牲称为磔,古人分裂牲体以祭神。《公羊传·桓公八年》:无牲而祭曰荐,荐而加牲曰祭。三星堆先民似乎不再用牛或狗为牺牲祭风,而是用大量的象牙取而代之。敲碎或燔烧(燎祭)祭祀的礼器,以此祭风神。

三星堆文化对原始宗教作了不少修正,但信仰的基本点没有变,很多古老的宗教文化得以保留。三星堆文化将指引我们去解读东亚文明乃至世界文明。

 



[1] 文物考古聊历史_百家号。

[2] 看看新闻KNEWS_新浪微博。

[3] 许慎:说文解字。

[4] 许慎:说文解字。

[5] 玉篇。

[6] 说文解字·兑

[7]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8] 社会学的想象力_搜狐号。

[9] 赵宾福、孙明明、杜战伟:饶河小南山墓葬出土玉器的年代和性质,边疆考古研究,第14辑。

[10] 收藏家俱乐部,搜狐号。

[11] 周伯洲: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的顶峰,北京大学电子版。

[12] 收藏家俱乐部,搜狐号。

[13] 陈世铙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35页。

[14] 肖先进、吴维羲: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土坑墓出土玉石器初步研究,四川文物2010年第2期。施劲松:成都平原先秦时期的墓葬、文化与社会,考古2019年第4期。

[15] 刘安:淮南子·精神训。

[16] 庄子·知游。

2022年1月11日

三星堆文化中的风崇拜(The wind worship in Sanxingdui culture)6

 

三星堆文化中的风崇拜(The wind worship in Sanxingdui culture6

黎显慧

 

远古先民认为弯曲的器物具有魔力,尤其是一端呈尖状的,如兽牙、兽角等等,佩戴这类器物不但可以辟邪护身,还可以借助神的力量,战无不胜。

 

穿孔动物牙齿,旧石器时代晚期(约 30,000 年前),

1933-1934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1]

 

山顶洞人穿孔的兽牙饰[2]

 

安特生发现的古生物化石,西安半坡博物馆藏[3]

 

獠牙玉神面,1989年林西县双井店乡白音长汗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流行年代大约距今8000-4000年前,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4]

 

白陶直口罐(局部),距今约7400年前,湖南洪江高庙遗址出土[5]

 

虎牙饰品,巫山大溪,大溪文化(约公元前4400~前3300年),重庆三峡博物馆藏[6]

 

玉神人头像,石家河文化,大英博物馆藏[7]


青铜面具,商代晚期,1976年城固县苏村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8]

 

湖南洪江、湖北石家河以及陕西城固县一带曾经是巴人活动的区域。

 

虎牙,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三星堆遗址博物馆藏[9]

 

虎面纹铜铃,商,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三星堆博物馆藏[10]

 

虎犬齿、金沙遗址博物馆藏[11]

 

野猪门齿、野猪犬齿,金沙遗址博物馆藏[12]

 

斑鹿角,金沙遗址博物馆藏[13]

 

水牛角、黄牛角,金沙遗址博物馆藏[14]

 

比较贵重的兽牙应该是象牙。

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介绍,目前已发现的三星堆“祭祀坑”里,二号、三号、四号、七号“祭祀坑”暴露出的第一层文物都是象牙。[15]

 

三星堆遗址三号“祭祀坑”的考古人员正在转运封装好的象牙[16]

 

三星堆遗址四号“祭祀坑”的考古人员正在清理象牙[17]

 

成都金沙遗址也出土了大量象牙。

 

金沙遗址现场的象牙坑,金

沙遗址博物馆藏[18]

 

崇拜兽牙、兽角是世界文明共有的文化现象。

 

象牙雕像,埃及纳卡达一期(公元前3900 BC - 3650年),大英博物馆藏[19]

 

魔棒,埃及中王国(约公元前 19811640 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20]

 

护身符,象牙,1840年,特林吉特文化,美国,阿拉斯加[21]

 


美索不达米亚的沙玛什神头戴四重牛角,陶制雕像,公元前1900[22]

 

印度东部奥里萨邦的鼓手在丰收舞结束后[23]

 

公牛队长,照片,公元1908年,美洲原住民[24]

 

野猪獠牙饰品,青海省博物馆藏[25]

 

这是来自青海省博物馆的藏品。古人是如何使用野猪獠牙饰品的?据唐代樊绰著的《蛮书》记载,寻传蛮(乌蛮的一支,生活在金沙江一带)取其两牙双插髻傍为饰。

 

那加勇士在霍恩比尔节期间,纳加兰邦查克桑部落,印度科西马[26]

 

来自印度那加兰邦的那加勇士[27]

 

印度那加人是从东亚或东南亚迁徙到印度东北部那加兰邦的,那加人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习俗。那加男子流行用水牛角、野猪獠牙和虎牙来装饰头部。图中战士便是用野猪獠牙双插髻旁。由此可见,生活在金沙江一带的先民曾经是这样装饰野猪獠牙的。

先民对弯形的兽牙、兽角如此崇拜,有一样与此相关的东西应该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

 

玉螭纹觽,战国(公元前475-221年),台北故宫藏[28]

 

玉凤纹觽,战国(公元前475-221年),台北故宫藏[29]

 

龙形觽,战国,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墓群12号墓出土,重庆三峡博物馆藏[30]

 

玉虺龙纹冲牙,春秋,故宫博物院藏[31]

 

玉冲牙,西汉,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出土,徐州博物馆藏[32]

 

滑石象牙,汉,长22.5厘米,最大直径4厘米,

1953年湖南长沙东塘BM1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33]

 

玉握,西汉,长22.6、宽4.2、厚0.8厘米,河北省满城县

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藏[34]

 

早在大汶口与龙山文化时期东亚先民便有手握獐牙,或随葬獐牙勾形器的葬俗。用滑石仿制象牙,用玉璧改成弯玉,尽管不美,但能辟邪护身。上面那些精美绝伦的器物无论被称作觽还是冲牙,能相信是用来解结的实用器或是用来相碰的组配玉吗?

祭祀坑出现大量象牙,其用途离不开祭祀。三星堆先民在用大量的象牙来祭祀风神,祈祷风神的同时,也祈盼象牙发挥魔力,兴起大风,将祭祀坑里的器物送上天。当然也包括那颗高大无比的一号青铜神树。

祈盼器物升天?那为何要将器物焚烧、毁坏呢?

 



[1]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2] 裴文中著:旧石器时代之艺术,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5页。

[3] wxy690241531_840奇瑞QQ论坛。

[4] 恭王府网上博物馆。

[5] 郭伟民_湖南考古。

[6] 旅行漫记_synyan.cn

[7] 大毛说玉_新浪博客。

[8] 木一古美术_乐艺会,微信公众号。

[9] 三星堆遗址博物馆版权所有。

[10] 陈新宇摄,三星堆与金沙 古蜀人的创世,国家地理中文网。

[11] 默默的行走_美篇。

[12] 默默的行走_美篇。

[13] 岁月_美篇。

[14] 岁月_美篇。

[15] 象牙:三星堆“祭祀坑”的第一层秘密,新甘肃客户端,2021-05-29

[16] 新华社记者 王曦摄,象牙:三星堆“祭祀坑”的第一层秘密,新甘肃客户端,2021-05-29

[17] 新华社记者 王曦摄,象牙:三星堆“祭祀坑”的第一层秘密,新甘肃客户端,2021-05-29

[18] 金沙遗址博物馆版权所有。

[19] Tusks and tags©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By Don Hitchcock,From donsmaps.com.

[20] Magic wand,ca. 19811640 B.C.,Middle Kingdom,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20002021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1] Amulet,Ivory,184060,Tlingit  Culture,United States, Alaska,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002016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2] The god Shamash was also the god of justice, so he was worshipped by kings. Terracotta statue. 1900 BC.From nationalgeographic.com.es.

[23] Drummers at End of Harvest Dance in Orissa. Image by © Christophe Boisvieux,Corbis, © 2021 Chai Bisket, All rights reserved.

[24] Bull Chief, 1908 ADNative AmericansBy Edward Sheriff Curtis, Library of Congress. From museumsyndicate.com.

[25] 大毛说玉_新浪博客。

[26] Naga warrior,during the Hornbill Festival,Chakhesang Tribe Nagaland,Kosima, India, Photographed in By DEBAPRASAD ROY, From betterphotography.in.

[27] Naga Warriors from Nagaland, India.Images By Barrel,From infoBarrel.com.

[28] 国立故宫博物院版权所有。

[29] 国立故宫博物院版权所有。

[30] 重庆考古_微信公众号。

[31] 故宫博物院版权所有。

[32] 徐州博物馆版权所有。

[33] 湖南省博物馆版权所有。

[34] 张羽摄,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北京、天津、河北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