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4日

三星堆文化中的风崇拜(The wind worship in Sanxingdui culture)4

 

三星堆文化中的风崇拜(The wind worship in Sanxingdui culture4

黎显慧

 

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的造型很奇特,除了树干是直的,树干上的树枝都是向下弯曲的。在自然界中,很难找到类似的大树。如此设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一号青铜神树,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

树干残高359、通高396厘米,三星堆博物馆藏[1]

 

垂柳迎风招展[2]

 

即便是垂柳,树枝也是向上的。二号青铜神树和三号青铜神树的树枝也是向上伸展的。


二号青铜神树(上半段残缺),四川广汉三星堆

二号祭祀坑出土,三星堆博物馆藏[3]

 

三号青铜神树三维复原图,四川广汉三星堆

二号祭祀坑出土,三星堆博物馆藏[4]

 

一号青铜神树的特殊造型引起不少人思考与猜想。

 

拿着罂粟花的神巫,浮雕,公元前716-713年,

来自亚述萨尔贡二世的宫殿,伊拉克,卢浮宫[5]

 

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宫殿的这块浮雕与一号青铜神树构思相近,树枝也是向下弯曲。 “西来说”论者以此证明三星堆文化是外来的。

 

荷鲁斯诞生的牌匾,浮雕,象牙,家具镶嵌,新亚述,

约公元前 9 8 世纪,叙利亚,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6]

 

荷鲁斯诞生的牌匾,象牙和黄金,公元前8世纪,

波斯,叙利亚,巴黎卢浮宫藏[7]

 

这两块象牙浮雕的年代略早于 “西来说”论者广泛引用的那块浮雕,类似的象牙浮雕在其他博物馆也有收藏。这些象牙浮雕是镶嵌在家具上的,不少图案以埃及神话为题材。

发现文化的相似性是难能可贵的,但是持 “外来说”的论者却忽视了这些文物产生的年代。虽然在文化分析中,年代是次要的,因为很多古老的文化是跨时空的。但文化有根基,综合分析文物潜在的宗教因子,找到发展轨迹,才能弄清文化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

在描绘荷鲁斯诞生的题材中,神树的树枝向下弯曲,好像是为了突出霍鲁斯。依此解释,一号神树的用意在于突出树枝花蕾上站立着的那九只鸟。

 

一号青铜神树(底部),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三星堆博物馆藏[8]

 

不过,在神树的底部有一条蛇(龙),其触角和腿都是弯曲的,蛇(龙)的躯干也是弯曲的,且呈缠绕状扭曲。在蛇(龙)的躯干上垂有一只手和一把刀,手指呈弯曲状,刀尖也是弯的。看来弯曲并不单纯为了突出鸟。

 

青铜神坛,商,高53厘米,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三星堆博物馆藏[9]

 

青铜神坛(中部),商,高53厘米,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三星堆博物馆藏[10]

 

青铜神坛中部的四个神人双腿微曲,手中的器具也是弯曲的。

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出土的许多文物都带有弯曲的特征。

 

玉璋,商,长39.3厘米,宽7.8厘米,厚0.4-0.5厘米,

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11]

 

玉戈,商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12]


玉戈,商周,成都金沙遗址出土,金沙遗址博物馆藏[13]

 

三角援戈,商代,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坑出土,三星堆博物馆藏[14]

 

连弧形曲刃铜戈,商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15]

 

铜刀,商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16]

 

青铜璋,三星堆博物馆藏[17]

 

蛇形器,商,三星堆博物馆藏[18]

 

为何崇尚弯曲?三星堆先民生活在神的世界,只能从信仰中寻找答案。

崇尚弯曲是东亚风崇拜的重要文化特征。从美洲原住民文化与东亚文化的相似性可以推测东亚先民风崇拜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多年前。先民在追逐风神的过程中,发现风掠过平静的水面,草地,树木、雪地或沙漠时,留下的是弯曲的痕迹。于是他们模仿风神遛弯,至今中国的南北方言仍将散步说成遛弯,走路说成弯等等。

 

持璋小人像,青铜,商,高4.7cm,宽1.8cm,三星堆博物馆藏[19]

 

先民认为弯曲之物具有魔力,持璋小人像似乎在以璋的弯曲敬风神,与风神沟通,向风神祈祷。

远古先民在追逐四方(角)风的同时,把崇拜弯曲的文化带到世界各地。东亚的玉石器是连续发展的,可追溯的历史长达数万年。弯形器是早期玉器的典型器型。

香港中文大学的邓聪教授在2007年曾经绘制了一张关于东亚史前玉文化起源的分布图[20]。那时,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的小南山遗址尚未发掘。西伯利亚矿业的邹国峰、刘嘉婷在《碧玉6号矿:一文告诉你鲜为人知的玉器发展时序与传播路径》[21]一文中将小南山遗址添加在邓聪所绘的分布图中,但未附上出土文物的图片。为了便于研究,本文将小南山遗址出土文物的图片补上。

 

东亚史前的玉文化的起源与传播

 

这张图清楚表明:在一些早期的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弯条形玉器。

 

弯条形玉,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年前,浙江省博物馆藏[22]

 

弯条形玉,大溪文化,距今约6500-5300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23]

 

弯条形玉,崧泽文化,距今约6000-5300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24]

 

玉人头坠饰,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出土,距今约4600-4000年,湖北省博物馆藏[25]

 


玉鸟弯形器,石家河文化,约公元前2150-1850年,

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墓地M147出土[26]

 

刘国祥说:兴隆洼遗址出土的弯条形器和玉管数量较少,均为佩戴在墓主人颈部的装饰品。[27]


弯条形坠饰(项链),韩国釜山东三洞贝冢展示馆[28]

 

上图右下角,一位妇女的颈部佩戴着弯条形坠饰。弯条形玉是弯(曲)玉的前身,弯(曲)玉在日本和韩国被视为国宝。

 

弯(曲)玉,日本古坟时期,大英博物馆[29]

 

缀有曲玉的金冠,1921年韩国新罗庆州市庆尚北道金光村露西洞出土,

35厘米,直径10.5厘米,韩国国立博物馆藏[30]

 

可见崇拜弯曲的文化特征在东亚具有普遍性。一号青铜神树上有许多风崇拜密码,弯曲便是其中之一。

 

 



[1] 琉璃阳光北京@马蜂窝。

[2] 渔歌唱晚@美篇

[3] 琉璃阳光 (北京)@马蜂窝

[4]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晓铃 向宇,川观新闻

[5] Genie with a poppy flower. Relief from the Palace of king Sargon II at Dur Sharrukin in Assyria (now Khorsabad in Iraq), 716713 BC.,Louvre .By Marie-Lan Nguyen,From Wikimedia.

[6] Plaque, relief, ivory, furniture inlays,Neo-Assyrian, ca.9th8th century B.C.,Syria,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002021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7] Plaque representing the birth of Horus, ivory and gold. 8th century B.C.E. , Persia.The Louvre,paris.By DK Fennell,From hiddencause.wordpress.com.

[8] 默默荧火虫@新浪博客。

[9] 罗忠仁@美篇。

[10] 翁卫和@•尧布坛_木棉,搜狐公众平台。

[11] 中国国家博物馆版权所有。

[12] 成都市文物信息中心版权所有。

[13] 笔者20141220日摄于金沙遗址博物馆。

[14] 阳光老妪@美篇。

[15] 成都市文物信息中心版权所有。

[16] 成都市文物信息中心版权所有。

[17] 妖刀乱舞 改的相册@豆瓣

[18] 中国旅游出版社编:古蜀文化三星堆,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年版,第63页。

[19] 三星堆博物馆版权所有。

[20] Tang ChungThe Dispersion of Slit Rings over the Past 8000 YearsThe Origin of Jades in East AsiaJades of the Xinglongwa CultureCentre for Chinese Archaeology and ArtThe Chinese U 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7.

[21] 碧玉6号矿@网易号

[22] 李永嘉摄,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8)浙江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23] 张双北摄,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0)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24] 李永嘉摄,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8浙江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25] 郝勤建摄,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0湖北、湖南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26] 考古@搜狐网。

[27] 杨虎、刘国祥、邓聪:玉器起源探索 兴隆洼文化玉器研究及图录,2007年版,第217页。

[28] 목걸이,부산영,도구동삼동패총전시관,Copyright © 2014~ 방방콕콕 All rights reserved.

[29] Magatama. Made of stone,Kofun,Japan,British museum. ©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30] 금관(瑞鳳塚), 1921년한국 신라,경상북도 경주시노서동금관총에서 발견되었다,높이 35cm, 지름 10.5cm, 국립중앙박물관,© National Museum of Ko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