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10日

女人与扫帚(Woman and Broom) 9

女人与扫帚(Woman and Broom) 9



黎显慧

九、“女”字中的信仰(下)




跪拜(跪坐)是极其古老的宗教礼仪, 以跪拜(跪坐)来表示“ ”(女)字,表明二者有其内在联系。由于甲骨文中表示跪拜或跪坐的构形较常见,其含义各不相同。因此,双手交叉对探求 “女”字之本意是重要的。
双手交叉,其意在“交”。《广雅·释诂二》:交,合也。《吕氏春秋》言:天地之气,合而生风。《淮南子·天文训》云:阴阳和合而万物生。方以智曰:交也者,合二而一也;轮也者,首尾相衔也。[1]
中国有新郎、新娘喝交杯酒的传统婚庆习俗,古时叫做“合卺(jǐn)”,新郎、新娘用一个匏瓜剖成两个瓢喝酒,夫妻手腕相交,其寓意应为阴阳相合。
气的思想以及阴阳之说出现较晚,早期的说法与风有关,汉语中有雌风、雄风之说,可为一证。远古流行风崇拜,观风起初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人们将四方、四隅而来的风称之为八风(文献中的八风,记载不一)。西北风为“不周风”。“周”即“交”,不周风即不交风,言明是风之交。古汉语中,风有“交”之意,成语“风马牛不相及”即马与牛不相交。神话学资料也表明:风生万物的观念甚为古老,甲骨文中的创世神 便是与风交合,而诞生人类。
《说文》:接,交也。“交”有结交、交往之意。也就是说,双手交叉还表示与神交往,呼唤神的降临,接受神之启示与福佑。后世宗教的种种祈祷仪式,不论是双手相合,还是相交,或是既不交也不合(掌心向外或向上,祈求与神相合),或是拱手(合手曰拱,双手叠加、抱拳)、或是作纵横相交的比划等等,形态各异,但是“交”的思想一以贯之。图1[2]是法国巴黎卢浮宫收藏的古埃及哈托尔神与法老塞提一世的彩图,图中法老塞提一世的双手分别与哈托尔神的双手相合、相交。
在汉语中,“交”又为“易”,易即变易,如寒暑易节,星转斗移,日月更替,草木枯荣等等。《易·系辞下》曰:“道有变动,故曰爻。”爻分“阳爻(—)”与 “阴爻(--)”,古人用以记载道之变化。“爻”字的构形为两个“ ╳”叠加,从甲骨文的“教( )”、“学( )”等字可以推测,“爻”曾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女”字之双手交叉,形同爻,这不会是巧合。
马林诺夫斯基说:巫术自极古以来便在专家的手里,人类第一个专业乃是术士的专业。[3]他所说的术士即巫,巫师一职起初为女子所特有,这是世界文化的普遍现象。在欧洲基督教时期,巫士范畴只包括妇女。[4]
许慎曰: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5]甲骨文的“巫”字由两个“ ”交叉构成,书为“ ”。郑玄曰:一纵一横曰午。[6] 午表纵横相交,与“巫”形同,音同,义也同。
甲骨文的“巫”为表意字,构形为纵横相交。倘若以象形的手法来创制,岂不就是双手交叉的“女”字?“女”字之双手交叉既表祈祷,又是在施巫术,以使万物在风的交合中复生。
江汉平原是远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这个问题存而不论),其方言读“女”为yǚ,声母y在古音中为浊辅音,合口读之,与w音近。y、w不分在汉字的读音中也留有痕迹,如“于”、“吾”、“圄”、“淤”等字既读yu,也读wu。以“吴(wu)”为声旁的“虞”、“娱”、“俣”读yu,以吾(wu)为声旁的“语”读yu。以“完(wan)”为声旁的“院”、“垸”读yuan。“遗”既读yi,又读wei,等等。郭沫若在《屈原赋今译》中分析,“于”字的古音读“巫”,认为《九歌·山鬼》中的“于山”即“巫山。”[7]可见,“女”与“巫”在读音上也相合。
“女”与“巫”的音、形关系,表明“女”字之本意为巫。
远古神、巫不分,古埃及的女神伊西丝既为神,也为巫。中国的女娲也是如此,说文云:女娲,古之神圣女 ,化万物者也。
神、巫不分的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意义。后世宗教仍然留有这一痕迹,如《摩西五经》便讲述了耶和华的高超巫术。人们对神的迷信,在于神有魔力,神若没有了魔力,也就不灵了,便会遭到人们的抛弃。宗教对巫术的依赖,从宗教产生之时便存在了。
中国早期神话中的始祖大多冠以“女”字,如华夏先民的始祖女娲、炎帝之母女登、颛顼之母女枢、少昊之母女节、禹之母女嬉或女狄、女志、秦之先祖女修、楚之先祖女隤等等。有人解释为古人知母不知其父。
屈原在《天问》中曾发问:女岐无合,焉生九子?言明女岐是处女。为何要强调处女?甲骨文中的创世神 没有配偶,是因风而孕的,表明风是唯一,是“始”,是“因”。风神名夷,即一,即因,即 。风崇拜是最古老的一神崇拜,因风而孕的宗教神话对后世宗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佛祖之母、耶稣之母都是无合而生,中国早期神话中的那些母神(或人祖)也是无合而生。其意在神的唯一,正宗。
母神崇拜是远古文明的重要特征。母的概念最初指神,而不是指人。古代日耳曼人相信妇女身上有某些神圣的东西,于是便把她们当作祭司咨询请教。据说那些妇女观察河水涨落,聆听流水汩汩或咆哮,就能预言未来发生的事。但更敬奉她们的常常是男人,他们把妇女当作真神和活的女神礼拜。[8]甲骨文的女、母通用。布依语 “女”与 “神”同音。埃及象形文字中,女神、女人、母亲、女儿为同一个词。可以推测,女的本义即母,即神。
人皆怕死。马林诺夫斯基指出:宗教的一切源泉之中,要以死亡这项生命的最末关节,无上的转机,为最重要了。死亡是通于另一世界的大门,[9]宗教的办法,乃是……使人相信永生,相信灵的单独存在,相信死后脱离具体的生命。宗教给人这样解救的信仰,更在种种的丧礼上面,祭礼上面,与死者相交通的各种礼上面,而且借着祖灵崇拜等以使这样的信仰表里充实,具体而可捉摸。[10]灵魂不死以及对神的信仰古已有之,并非是高级宗教才产生的。佛教的脱胎、生死轮回,道教的长生不老,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复活等等,是这一信仰的继承与发展。
双手交叉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屈肢葬,这一习俗曾流行于世界各地,是一个极为稳定的宗教文化现象。中国的传统史学以男权政治为主线,中华文明史被拦腰截断,母系社会时期的远古文明成为一片空白。世界文明同源,古埃及文明保存得较好,不妨从中寻找考古学依据。
在古埃及神话中,奥西里斯是农业神、冥神。通常表现为两手交叉于胸前的木乃伊(图2[11])。法老、祭司、官吏以及王室成员死后大多模仿奥西里斯的模样,将两手交叉于胸前。即使是妄图改变埃及传统宗教的法老埃赫那吞(Amenhotep),也未放弃这一信仰。
据说奥西里斯被其弟害死,尸体被肢解,分弃各地。其妻伊西丝四处寻找,把尸体的各部位一一找到,用巫术使之复活。奥西里斯复活的神话,是其在新王国时期上升为主神的重要原因。
奥西里斯如何得以复活?古埃及人也崇拜风,认为能呼吸到北风带来的新鲜空气,便能复活。《奥西里斯颂歌》说:北风为他向南吹拂,天宇生成风供其呼吸,并抚慰其心。[12]《阿尼的纸草》说:伊西丝用其翅膀为之扇风。[13]
奥西里斯被称为“温诺费尔”(再生者),其双手交叉与再生相关联。有时,奥西里斯并不表现为两手交叉(图3[14]、图4[15]),但是身上出现“ ╳”型符号,说明二者的含义相同。图5 [16]为古埃及的 Ankh,或十字架,象征生命力。在图6[17] 中,女神伊西丝手握Ankh,给拉美西斯二世的妻子纳菲塔莉注入生命的活力,Ankh对着鼻子,表明它能带来呼吸。可见,Ankh与双手交叉的宗教含义相同。
“跪”与两手交叉既是一种宗教礼节,也是巫术,以其作为“女”字的构形,是尊敬而不是贬损。“女”是变化万物的风神、母神,是与风神沟通、呼风唤雨的巫。




(2006-4-25)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1] 明·方以智:东西均。[2] The goddess Hathor and King Seti I - from the tomb of Seti I, Valley of the Kings, circa 1301-1290 BC.,Paris Pages Musee du Louvre Treasures, 2006-3-18检索。http://www.paris.org/Musees/Louvre/Treasures/gifs/hathorseti.html, 2006-3-11检索。[3] 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影印版,第111页。[4] (英)拉 娜著,刘靖华、周晓慧译:巫术与宗教,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2年版,第98页。[5] 许慎:说文解字。[6] 仪礼,注。[7] 郭沫若:屈原赋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32页。[8] 〔英〕詹·乔·弗雷泽着,徐育新等译: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页。[9] 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影印版,第41页。[10] 同上,第47页。[11] UPPER PART OF A STATUE OF OSIRIS, Ptolemaic Period, 305-30 BC,Mummies - Death and the Afterlife in Ancient Egypt,http://www.historyplace.com/specials/slideshows/mummies/mummies10.htm,2004-4-13检索。[12] 魏庆征:古代埃及神话,北岳文艺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13] THE BOOK OF THE DEAD, The Papyrus of Ani,by E. A. WALLIS BUDGE, [1895]http://www.sacred-texts.com/egy/ebod/ebod39.htm,2004-2-7检索。[14] Picture of the Day,Tour Egypt,http://touregypt.net/featurestories/picture07012002.htm,2004-4-14检索。[15] Isis and Osiris ,Egyptian Stories,Laura Gibbs websites,http://www.mythfolklore.net/3043mythfolklore/reading/egypt/images/isis_osiris.htm,2004-4-5检索。[16] The Ankh,Mysticweb,http://www.mysticweb.org/phps/topics/9_esosymbol/,2004-4-14检索。[17] Nefertari's Tomb,GrandPoohBah's Net Community,http://www.grandpoohbah.net/Grandpoohbah/images/isis_nefertari.jpg, 2006-4-27检索。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