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5日

从甲骨文方位词探华夏文明的走向(Exploring the Tren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from the Direction Words of Oracle) 4


从甲骨文方位词探华夏文明的走向
Exploring the Tren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from the Direction Words of Oracle 4

黎显慧

四、以“东”为首

在现代汉语中,四方的排序是“东、西、南、北”或“东、南、西、北”,后一种排序始见于殷墟甲骨文(甲骨文还有一种排序是“北、南、东、西”),可见其产生由来已久。
为何居四方之首的是“东”,而不是“南”,更不是“西”?有观点认为,在一些原始民族中,长期存在南、北两向概念淡薄或尚未形成的情况;而仅以前、后、左、右来补充东、西方位。由于每个个体的人都是相对的,因此,后来出现了用太阳运动确定的方位概念,首先出现的是东、西两方观念,以后逐步有了四方、八方的观念。[1] 伏尔泰说:在宗教仪式中,几乎所有的人都面朝东方,却没有想到,其实无论所谓东方西方,大家都是在向眼前冉冉上升的太阳顶礼膜拜。[2]
以“东”为首是崇拜太阳?世界大多数地区原生的宗教仪礼并不面对东方。卡西尔说:东、西、北、南,不是用来在经验知觉世界内取向的、本质相同的区域;它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特殊的实在和意义,都有一种内在的神话生命。[3]
《淮南子·时则训》曰:“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榑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皞、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高诱注:“太皞,伏羲氏,东方木德之帝也;句芒,水神。”
《淮南子·天文训》说: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南方火也,其帝炎帝;中央土也,其帝黄帝;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北方水也,其帝颛顼。虽然此说出现较晚,但东方、西方皆称“昊”,且以“太”、“少”之分,表明东西方文化是相通的。这种相通也反映在“东”、“西”二字上。
甲骨文的“东”字书为“ ” 或“ ”。其基本结构为“木()”。上为树梢,下为树根,中间部分被认为是“日”。《说文》曰:“东、动也,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郑樵•通志》曰:日在木中曰东,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有观点认为:东像无底之囊中盛以实物而囊之两端紧束之形,当为古橐字,卜辞用为方位词,则为借音字。[4]
《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海,拂于扶桑”。《说文》:“榑(扶)桑,神木,日所出也。”《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
蔡培桂认为,若说上下表相似“木”还尚可,但其中间部位却决非“日”。[5] “日”字的甲骨文为“”,不是“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其外面的圆“像圆圈一样没有尽头……这种圆圈有巨大的力量。[6]中间的“”代表了四个方位,是远古时代非常流行的符号。“”位于木的中部,表上下交午、“中和”、“永恒”之意。
甲骨文的“西”字书为“” 或“”。《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一般认为,“西”的本字是“栖”。

传统文化以东为主(东家、东道主),以西为宾。《礼记·乡饮酒义》云:四面之坐象四时也,疏:主人东南象夏始,宾西北象冬始。与东方为“太”,西方为“少”的说法相应。
鸟依“木”而“栖”,“西”对于“东”似乎也有这种主宾关系。在方言中,“东”的读音与“大”相近。“西”的读音与“细”同,《广雅》:细,小也。
“东”与“西”皆与“木”有关。树木崇拜是早期人类共同的信仰,这一信仰伴随人类渡过了漫长的远古时代。直到世界文明的初期,森林在人们生活中仍然占重要地位。正因为如此,甲骨文的帝(”“)、妇(””或“”)均似木,可见,与之形近的“东”乃先民所崇拜的神。有学者认为,“东”是假借,不是会意。笔者以为,“东”的文化地位足以表明其不为假借字。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树木都备受崇拜。《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海内经》: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太皡爰过,黄帝所为。都广为帝之下都。《博物志》:“都广在西南,其城为三百里,盖天地之中也。”建木即通天大树,在西南的都广,那里为天地之中,众帝以建木为梯,来往于天地之间。
东有扶桑,西有建木。扶桑所代表的仅仅是“东方”,建木所在的都广被认为是天地之中,用后世的观念而论,建木比扶桑重要。但是,甲骨文的“东”字似“木”,而“西”字不似“木”。先民以“木”配“东”而不配“西”,说明建木之说是晚出的。
都广为何是天地之中?
《淮南子·地形训》说: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原来此地正午时没有影子。很多民族都有以日中无影为天地之中的说法,可见这曾是一个比较流行的观念。《墨子·经上》:“曰中,正南也。”孙诒让《间诂》:“中国处赤道北,故日中为正南,张云:日中则景正表南。”“中”应为正南,其改为西南,是新兴的畜牧业文明崛起而带来的观念上的重要变化。
来自农业考古的资料表明,长江中游曾是世界农业的重要发源地。为何农业在这里兴起?是否与崇拜南方之神有关?
有迹象表明南方之神起初位于东南,而不是正南。何介钧认为:大溪文化更多的则是由于外来文化因素的进入和影响。影响来自何方?自然只能从其同时期相邻的考古学文化中去寻找。往西,是三峡峡区和川东山地,至今未找到和这些变化有任何牵连的考古学文化。往南,越过洞庭,基本上属于大溪文化的变体或受大溪文化影响的地域性文化。再往南,越过五岭,是一种受大溪文化某些因素影响,但发展变化甚为滞后的土著文化,其发展水平和力量不足以构成影响大溪文化并促使大溪文化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外力。有人认为这种影响主要来自其北的中原地区。但当时的中原地区,尚处于仰韶文化中期(庙底沟期)……这个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已发展到屈家岭文化早期。中原地区发生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比长江中游地区晚了数百年,而且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原地区的变化,既包含了东方的(如大汶口文化),也包含了长江中游同时期文化(屈家岭文化)众多因素。只能把视线转向东方,即长江下游 。[7]

甲骨文“东”与“西”的构形以及二者在文化中地位的变化,清楚表明华夏文明是由东向西发展的。近代西方学者所主张的华夏文明“西来”说系无稽之谈。


                                                                                              (2008-4-16)




[1] 金良年主编:中国神秘文化百科知识,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年版,第186页。
[2] 〔法〕伏尔泰《风俗论》(上),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8页。
[3]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黄龙保等译:神话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1页。

[4] 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70页。
[5] 蔡培桂:说“东”——谈谈“殷人东渡美洲问题”,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6] 转引自〔美〕弗雷德里克·J·斯特伦著,徐钧尧等译:宗教生活论,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83页。
[7] 何介钧: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再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203-204页。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