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5日

从甲骨文方位词探华夏文明的走向(Exploring the Tren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from the Direction Words of Oracle) 5


从甲骨文方位词探华夏文明的走向
Exploring the Tren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from the Direction Words of Oracle 5

黎显慧
五、“上尊下卑”并非天经地义。
传统文化是尊“上”的。至高神被称为“上帝”,统治者被称为“皇上”,祖先被称为“祖上”。社会地位低的人则被称为“下人”。上者,尊位所在也[1],地位高者坐上席,地位低者坐下席。“上尊下卑”,此乃天经地义。

果真如此?

在殷墟卜辞中,多处出现这样的符号:“ ”, “” 被释为“下”, “” 被释为“上”。[2]陈梦家说,卜辞的“下上”到武乙以后改为“上下”。[3]郭静云认为:殷墟甲骨占辞中屡次出现“下上若,授我佑”祈祷套语,其“下上”应非指某具体的自然神或祖先,而是将充满百神百祇之“天地”当作析祷对象。不过商王祈祷“下上若”的重点不在笼括祭祀上下所有的神抵,而在祈求天地交互,以上下共同授佑,来保障王事的成功。从字体的书写来看,早期的“下上”写法明显构成互相交接闭合的图案,若换次序作“上下”,则明显可见上下互相分隔的图案,这其中有着重要的象形意义之差别。在中国先民核心的传统中,《周易·泰卦》的结构正好用下上般的逆序来表达天地交通。除此之外,传说殷人的易法《归藏》,其卦序也为坤乾或可谓“下上”。[4]

夏渌认为,这种顺序的变换,反映了人们心目中“地”尊于“天”,变成了“天”尊于“地”,即“上帝”取代了“下帝”的地位。[5]郭静云则认为:不能解释为上下二帝。“帝”是独一无二之崇拜对象。

以上两种观点并不矛盾,在商代早期或者更早的时期,“帝”是“唯一”。“下上”的出现,表明一神(女神)崇拜转化为二神(女神、男神)崇拜,阴阳、上下、天地、乾坤、白黑、本末、雌雄等二元观念是二神时代的产物。

有观点将“帝”与“上帝”等同,其理由是甲骨文中没有单独出现“下帝”一词。笔者以为“帝”的本意就是“下”。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在原始信仰中,风的本质是母性的,风即母。“风”之为雌的属性,是男神走上神坛的阻碍,因此“风”被重新定义,有了“雄风”、“雌风”。由于风的本意为“雌”,所以“雌风”一般不单独出现。

《淮南子·原道》: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广雅·释诂一》:根,始也。《广韵》:根,柢也。《说文》: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草木之根柢也。汉语“根本”一词表明,先民以根为本。尊“下”即尊“根”、尊“始”、尊“神”。卜辞“下上”的词序揭示,远古时代是“下尊上卑”的。

卫聚贤说:殷人在上甲微未伐摇民以前如王亥等是以地支为名的,至上甲微始以天干为其名。[6]重地轻天的观念虽然在商代发生变化,但直到周初,这种变化并不明显,周人推出的黄帝便带有“土”的特征。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幅著名的八卦图:伏羲先天八卦图(图1)和文王后天八卦图(图2)[7]

伏羲先天八卦图以“正南”为天,“正北”为地,南为尊位,该图尚“天”的特征十分明显。尚“天”是晚出的文化现象,文献记载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而不是歌南天。伏羲在舜之前,且风姓,其理应尚“风”,而不是尚“天”。传说伏羲始画八卦,八卦源于八风。此图传为伏羲所作,不可信。

巽为风。在伏羲先天八卦图中,巽位于西南,在文王后天八卦图中,巽位于东南。二者虽有“东”与“西”的矛盾,但至少表明巽的大致方位在南、在角。风起于四角是先民的重要信仰,许多材料表明,重四角、轻四方是非常古老的观念。在良渚玉琮、古埃及棺椁画以及早期佛塔等宗教文物中,神不在正位而在角。重正位也是晚出的文化现象。

文王后天八卦图表明直到周代,重角的观念仍占上风。伏羲先天八卦图中尚“天”,尚正位等文化特征表明,其产生的年代要晚于文王后天八卦图。

文王八卦图以“西北”为天、为父,以“西南”为地、为母。其重“天”还是重“地”并不清晰。依据《周礼》将天官放在第一,可以推测周人是重天的。不过《周礼&S226;天官冢宰》的“惟王建国,辨方正位”等说法不同于文王八卦图重角的观念。这样推测尚显轻率。

在商周之际曾发生了天地尊卑颠倒的巨大变化,使得方位的尊卑也发生了些许变化。乾坤可以扭转,但以“南”为尊,以“东”为尊却是至今尚未改变的。可以推测文王时代重“地”的观念仍然占上风。

文王后天八卦图中的“乾”、“坤”、“巽”、“艮”位于角,体现了周王朝初期重天地,重风、重山的特色。高山崇拜是晚期文明的重要特征,先民认为高山与天相接,神生活在山顶。我国的西部多高山,高山崇拜推动华夏文明由东向西发展,马的使用,畜牧业、农业的发展,为西部文明的腾飞提供了物质基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展示了这一时期宗教文明的辉煌。

帝王与西南部族联姻的传说,也折射出华夏文明的中心西移。

《史记》言:黄帝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帝王世纪》曰:帝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姬姓也。母曰景仆,蜀山氏女,为昌意正妃,谓之女枢。《华阳国志·巴志》云:“禹娶涂山氏女之涂山,在江州涂山县”……

周人吸收了不少商人的先进文化,但二者文化间的差异非常明显。考古资料表明早周文化与西南文化有较多的相似。

周人以黄帝、后稷为祖。《山海经·海内经》说:“伏羲爰过、黄帝所为”。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古人视死如“归(回家)”,都广当为后稷的老家,周人的老家。周人由古公亶父时的“陶复陶穴,未有家室”[8]迅速崛起,离不开其根在西南这一重要文化背景。华夏文明由南向北的发展,也为其在周原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虽然西南为周人的祖地,但周王朝建立以后,周王为了确立正统地位,将其统治中心洛阳定为天下之“中”,称四方为四夷。

洛阳之“中”是怎么来的?

《周礼·地官·大司徒》: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疏:郑司农云土圭之长尺有五寸,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适与土圭等,谓之地中。原来这洛阳之“中”是以一尺五寸影子的标准而求得的。

《吕氏春秋&S226;有始览》: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淮南子·地形训》: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看来,先民是以“日中无影”为“中”的。这一标准似与至高神无影无形的信仰有关。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影),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

日中无影的现象只出现在南方,中原地区即使在日影最短的夏至,也不可能日中无影。因此周人修改了“中”的标准。一尺五寸影子的标准是依据当地的情况制定的,是地地道道的伪标准。将洛阳定为天下之“中”,是玩的政治把戏。

日中无影改为日中有影,标志着神权时代的终结。由“日中有影”而来的“中原中心论”忽悠了世世代代的国民。

                                                                        (2008-5-6)

附图:

图1:
图2:





[1] 蔡邕:独断。
[2] 甲骨文合集,808、、809、6804、7502、7532、8498等。
[3] 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79页。
[4] 郭静云:甲骨文“下上若”祈祷占辞与天地相交观念,周易研究,2007.1。
[5] 夏渌:中华民族的根——释“帝”字的形义来源,武汉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6] 卫聚贤:古史研究。
[7] 上海易博士鸿运网,http://www.35135.com/zhouyixuetang/file/026.aspx,2008-5-6检索。
[8] 诗经·大雅·緜。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