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日

红山玉器中的风崇拜 4(Wind worship in Hongshan jade 4)

红山玉器中的风崇拜 4
(Wind worship in Hongshan jade 4)

三、红山神像的风神属性


黎显慧

红山文化和泛红山文化时期的神像在考古发掘中很少发现,但民间的存量相当大。其中有一些真品,也有不少是历代仿造或当代伪造的。
这些神像尚无定名,但通常被称之为太阳神。据说此冠名与1996年北京翰海拍卖公司拍卖的一件号称“太阳神”小黄玉人有关,该命名为某专家考定。
不过,从一些迹象看,该命名存在一些争议。图1为故宫博物院收购的神像,郭大顺称之为“玉坐人”。[1] 周南泉虽言“太阳神”,但在其后批注“(或名牛神)”。[2]尚古玉在其网易博客中说:依型可谓“牛首人身”。[3]
雅昌艺术论坛的高手“古生物”在“红山古太阳神探讨”的主帖中指出:头上长角,眼睛突出,奇特的嘴,此乃红山太阳神的特征。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他的含义。再说,咱们现代人称此抽象红山古人为太阳神,是否真的有与太阳神相关的依据?俺到现在还没见到有相关的考古资料。……照理说太阳神应与太阳图腾有关,但人们所称的红山太阳神,俺还是无法从上面的红山古玉人来与太阳神连接上。[4] 可以看出,他并不接受太阳神的说法。
说起红山神像,不得不重提良渚(图2)。良渚神双手拨动腋下的兽眼,方言称“洞”为“眼”,隐喻腋下有洞。“眼”的古文为 “目”,同音互训,“目”即“母”,隐喻腋下为万物之母。良渚神拨动兽眼,以生风其风神属性非常隐蔽。假如红山人崇拜风,红山神也应有风神属性。
综观红山神或泛红山神,不难发现大多有一个共同特征,那便是腋下有洞(图3)。“洞”俗语称“窟窿”。哈尼族神话说:窟窿是刮风用的。日本人认为风神在洞中,称“风窟窿”。[5]
腋下崇拜是远古先民的共同信仰。保加利亚出土的色雷斯人的大母神像(图4),其两腋被夸张为两个大洞,该遗址距今约6千年。土耳其出土了与之年代相近大母神像(图5),母神的双乳呈八字展开,乳头伸向腋下。两河流域在公元前6000年代也出土了陶土小塑像(图6),其中一位两腋各有一个洞。图7为河南安阳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夸张的两腋与红山神如出一辙。
前文谈到筒形器放在头部,是祈盼吸到风神送来复活之气。放在腰侧或手下则是祈盼腋下生风。可不是吗,风已经把牛河梁第十六地点红山文化积石冢中心大墓的墓主的双臂吹起(图8)。
牛神是原始宗教中的创世神,红山及泛红山神像或多或少地保留了牛的形象,为认识世界远古文明提供了难得的宝贵资料。当牛被驯化后,牛的地位逐渐为鸟所取代。神话传说伏羲、女娲、炎帝、蚩尤等皆为牛形,红山神像的出现为这些神话传说提供了重要佐证,也为探索良渚神的原型提供了帮助。
甲骨文中的风神为人形(9,风神的形态变了,但腋下生子的宗教经典没变。



1:红山神,故宫博物院藏



2[6]大玉琮神像(绘图)




3:红山神


4[7]:色雷斯人的大母神像


5[8]:土耳其出土的大母神像


6[9]:两河流域在公元前6000年代出土的陶土小塑像


7:为河南安阳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人


8[10]:牛河梁第十六地点红山文化积石冢中心大墓



9[11]:甲骨文中的风神





[1] 郭大顺、洪殿旭编著的《红山文化玉器鉴赏》(增订本),2014年版,文物出版社,第181页。
[2] 周南泉著:《古玉人神仙佛卷 中国古玉断代与辨伪 上》,蓝天出版社 2007 32页。
[3] 尚古玉:红山玉雕所谓“太阳神”,应为“神农氏先祖神”,
[4] 古生物:红山古太阳神探讨http://bbs.artron.net/thread-1984516-1-1.html2015年检索。
[5] 张爱萍著,中日古代文化源流:以神话比较研究为中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08月第1版,第35页。
[6]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考古队:《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期。
[7] 女神,泥雕,色雷斯(保加利亚),新石器时代,索非亚博物馆。转引自〔德〕埃利希·诺伊曼著,李以洪译:大母神原型分析,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图版p6)。
[8] 女神,泥雕,Seated Woman of Çatalhöyük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ated_Woman_of_%C3%87atalh%C3%B6y%C3%BCk 2008-02-22检索。
[9] 邵亮,郭西萌著:星月之辉——古代两河文明,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彩图1
[10] yanth cy: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网易博客,http://blog.163.com/yanth_cy@126/blog/static/1656703862012112424836/2016年检索。
[11] 王宇信: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1981年版(图版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