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两肋插刀”还是“两胁插刀”?
“肋”与“胁”相通,那么,汉语成语 “两肋插刀”的
“两肋”究竟指“肋”还是“胁”?遗憾得很,《辞源》、《汉语大词典》、《成语大辞典》等工具书均未解释,也许这不是一个问题。
有网友在粤语协会论坛说:从来都只听过“两胁插刀”,冇听过“两肋插刀”。
内地人大概从来也只听过 “两肋插刀”,冇听过“两胁插刀”,因此,有人将郑敬基的歌曲《两胁插刀》改为了《两肋插刀》。
究竟是“肋”还是“胁”?
腋下是否为致命的部位?
《圣经》中多处涉及战事,刺伤的部位一般为胸部、腹部、颈部。刺肋旁的仅有一处:彼此揪头,用刀刺肋,一同仆倒。(撒下 2:16)根据希伯来原文,“肋”应为“肋旁”(腋下)。
勒鲁瓦—古昂曾对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壁画作了分析,他注意到壁画中兽类受伤的部位多在胁部(图1)。
拉斯科洞穴中“身中七箭”的马就是如此,它的胁部绘有流血的伤口,颈部有个小小的钩形符号;尼约洞穴中粘土壁上的野牛,也是如此,它的胁部绘有三个伤口,颈部有两个棒状符号;佩什一梅尔洞穴中黑色壁画上的母牛,仍是如此,它与一头胁部带有两条连接符号的公牛形成一对。[3]
在一个低得要爬行的洞穴画廊中有一幅“狩猎”的壁画,长达数米,上面画有:一匹马只有奇妙的前半身,两胁满是窟窿,还有两条垂直的线条;另一匹马画得粗略,身上有几条垂直的线条与几个窟窿,两胁也满是窟窿。[4]
这些壁画表明,兽类的胁部是原始狩猎中攻击的目标。旧石器时代使用的武器大概只有石块、棍棒。《圣经》中的提到的武器大多为金属或带有金属的,最常用的是刀,也有弓箭、枪。武器不同,攻击的目标应该不同。可以推测,攻击胁部是原始的攻击方式。
佤族、独龙族、布朗族的剽牛祭神仪式以及苗族、瑶族的椎牛祭祖仪式值得关注。
季彬撰文详细记述了怒江独龙族的剽牛祭天仪式:随着锣声越来越急,两位剽牛师步入场中,……其它的人们围成一圈,跳着一种简单而又古朴的舞蹈,口中念着古老的歌谣。只见剽牛师一个箭步冲上去,手中的梭标刺中牛腋,极富冲击力的一刺(图2) ……,一共只用了四下,公牛便长嘶一声,颓然倒地。……多少年以前的独龙族人们狩猎的时候,就是这样凭着原始的武器与自然界庞大的野兽搏斗的。[5]
布朗族用削得很锋利的栗木棒剽牛,所刺的部位也是牛腋。[8]
佤族、独龙族、布朗族一直以农业与狩猎为生,加之地处边疆,受外界影响不大,更重要的是保持了虔诚的宗教信仰,因此源自旧石器时代的古老的狩猎方式得以保留。
由于生活环境不同,苗族、瑶族的椎牛大多不能保持原始风貌。汉化的客家苗椎牛是“绑直杠于牛背上而以大刀割其颈”,真苗“则刺牛背(实则是牛的左前腿)也”。[9]这里的前腿即前腿夹间,也就是牛腋。孙文辉指出:刺牛的两个部位:牛的前胸两侧靠近心脏的部位。[10]
苗族椎牛多数都是事先画好部位,对准戳,也有的没有确定的部位,胡乱戳。湘西的椎牛比较原始,对准水牛右肋上预先画好的圆圈猛戳过去,牛发狂旋转,鲜血喷溅花柱与地面。若一枪刺中,则人跟牛转而死为止。[11]
苗族传说远古渔猎时代,勇敢的柳庆、柳斗用竹签、石块椎死了凶悍的野公水牛。把初生的小水牛崽抱回部落伺养。苗族从此便有了耕田的得力的助手——水牛。苗人的椎牛是模拟柳庆、柳斗当年椎杀野公牛的场景,以祭奠始养水牛的祖先—柳庆和柳斗的壮举。[12]
世界上不少民族都有屠宰牲畜祭神的宗教习俗,华夏先民也是如此。汉字“牺牲”二字均为“牛”旁,表明古人最早是以牛为牺牲祭神的。在以祭祀为“国之大事”的远古,主持祭祀的官是何等重要。因为最神圣的仪式是屠宰牲畜祀神,主持仪式的官便是“主宰”,“太宰”、“宰相”这些令后人莫名其妙的官名由此而来。
汉语的“威胁”、“胁迫”、“要胁”、“肘腋之患”等词,形象地刻画了先民对腋下的恐惧。
刀的历史不长,弓箭和枪要原始一些,最原始的是棍棒,两肋插刀原始的说法应是两胁插棒。如果目标对得准,一侧受攻击便很危险,何况两侧。我以为“两胁插刀”比“两肋插刀”更准确。由于“肋”与“胁”相通,二者都应该保留。特别是“两胁插刀”,因为它能跨越巨大的时空,它负载的不仅仅是某个民族或是某个区域的历史,而是全人类的历史。
图1[13]:尼约洞穴中粘土壁上的野牛的胁部绘有三个伤口
[5] 季彬文\图:祈福与死亡的舞步——记怒江独龙族的剽牛祭天仪式,中青在线
生活频道,http://life.cyol.com/content/2006-04/25/content_1368411_4.htm,2007-1-6 检索。
http://edit.ndcnc.gov.cn/datalib/2003/FolkCustom/DL/DL-20031216143648/,2007-1-6 检索。
http://www.yandiwang.com/Files/14五溪文苑/崇山峻岭之间的湖湘文化之根.htm,2007-1-11 。
http://www.dehang.cn/fengqing.asp?id=167,2007-1-11 检索。
[13]史前宗教,第114页。
[14] 季彬文\图:祈福与死亡的舞步——记怒江独龙族的剽牛祭天仪式,中青在线
生活频道,http://life.cyol.com/content/2006-04/25/content_1368411_4.htm,2007-1-6 检索。